主演:阿白 / 刘洋 / 萧寒 / 王悦 / 高洋 / 王冠 / 宋巍 / 周云蓬 / 邵小毛 / 张羿凡 / 卡恩 / 关欣 / 吴京桐 / 星子 / 王泮 / 郑郑 / 秀秀 / 吴娇 / 公熊 / 那危 / 小寒 / 大文 / 散装 / 萝卜 / 刘枪枪 / 方文 / 小尾巴 / 小滴 / 妖孽 / 苏遇 / 李欣 / 杨小V / 程小挑 / 胡小艮 / 江小鱼 / 沈军 / 小小白 / 张允子 / 陈铁元
导演:张允子 / 程小挑 / 陈铁元
语言:汉语东北话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张允子 / 程小挑 / 杨小V / 胡小艮 / 陈铁元 / 潘建安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1-03-19 / 2011-06-01(网络首映)
别名:MARK
用户标签:纪录片,独立电影,青春,关于梦想…,沈阳,中国,2011,纪录片。独立电影
片长:108分钟 / 118分钟(完整版)
imdb编号:
马克 是英文MARK标记的意思 正像海报一样 纹身是一种标记 是刺入真皮以下 越剥开越清晰 正如我们曾经的梦想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
你总得为喜欢的东西付出点代价,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年龄,都要有那股劲儿,为了理想,向前冲。
本片以采访为形式,以理想为主线,耗时9个月,15名剧组成员,40余位受访者,100多个小时的采访素材,108分钟成片,让大家感受沈阳部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
《马克》共分两个部 分,第一部分是记录受访者,第二部分是记录主创者和后续各地放映现场,以两种视角来诠释《马克》。
.
导演组 张允子 程小挑 陈铁元
策划组 张允子 程小挑 杨小V 胡小艮 陈铁元 潘建安
摄像组 程小挑 杨小V
后期组 杨小V 胡小艮
音乐组 捣蛋鬼乐队 黄蕊 YAMO
摄影组 江小鱼
剧务组 茅列前 徐桐 姜轶 晶仔
字幕组 李欣 张允子 茅列前 军山
制片人 程小挑
出品人 沈军
创制方 赤程传媒
.
超过30个放映城市 超过70个放映机构 百余场现场放映
计划十年后的2021年发布《马克2》
从2010.7到2011.4制作出了这部正片只有短短75分钟的纪录片,内容均是访问,而受访对象是那些有理想,正在做,还相信并且会一直有梦想在前的人。“马克”本身就是一种记录,而一个人最好的记录者是他自己,年龄是一个不间断走着的东西,那些青春做过梦的人都肯定带着骄傲的资本,不会担心事后是否懊悔。
片中大部分成人的理想很文艺:出书、办杂志、玩摇滚……最后接受采访的幼儿园小朋友的理想,不是不切实际,如想成为奥特曼,就是特别实际;如当医生、做交警……无论导演想要暗示什么,我倒觉得玩摇滚和当医生都是理想。不能说,一帮没钱的人追求有钱人玩的文艺,才算理想~看这片子主要还是冲着周云蓬
梦想是有保质期的~能够理想来生活是我的理想~现在年轻人的理想和现实没有关系~我对死亡极端的恐惧,歇斯底里,但我还有梦想,梦想让我平静下来去继续生活。。。这是一群让我感觉和我一样的人,在有些人眼里,我们被当做幼稚,无法理解。其实很简单的,我要我的生活,我要我的自由。。。八零后的我们
我觉得「梦想」等于百分之三十的叛逆百分之三十的不顾一切百分之三十的坚持百分之十的运气看到这些为自己的梦想坚持执着努力的人们真的很感动生活的不易和青春的转瞬即逝在荷尔蒙还没完全退散之前给自己的生命刻画上自己喜欢的印记想要的成就即便失败了至少我们努力过日后想来也是美丽
有理想的人没有钱,而有钱的人没有理想,每个学校都有富二代,开着好车,开着奔驰,宝马,保时捷来上学,他们这辈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理想,因为他们想得到的都能得到,往往就是咱们这群人,就是这种兜里没几个钱瞎寻思这种人,往往能憋半天放出来个屁,说一句话,我要办本杂志
客观的说摄像和后期意外地好,就是在受访者采访过程里切到城市百态的那些镜头,不像一般大学生拍的微电影那样死板,挺有诚意的,应该是琢磨了挺久的吧。大鱼酒吧那老板挺中肯的回家的时候想去那看看本人!【看到了友邻(?≧?≦)?
记得当年看待业青年哭了个稀里哗啦,然后休学在家一年尽管啥也没干。这片儿就比较麻木,人都很可爱,但硬伤太多。别人用大把的光阴完成的作品,我只能在看完以后卑劣的窝在电脑边上吐个槽,如此看来还是我比较无能。
理想这词从小到大都在说,越长大这词越显严重,我老想问嬉皮这类人,现在他们回想起嬉皮岁月,是在理想中的快乐深刻一点,还是理想破灭的痛苦深刻一点?这片子对我最大的作用,就是很高兴知道还有那么多理想青年吧
现实生活不是中国好声音:“听你的声音是个有故事的人”“说说你的梦想”…梦想横行的年代贩卖情怀是最大的毒药从纪录片角度来说拼凑碎片段落全部口说无凭难免牵强矫情了10年到15年咱们都成长了吗
看他们走在路上会让我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那段日子刚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日子白色母板上跳出的一行行简单的字是关于理想现在我们学会了用漂亮的母板加上眼花缭乱的technique跳出来的是shit
感觉不太好,没什么处理手法,都是人物访谈的堆叠。可能是我对文艺青年的理想之类的审美疲劳了。为什么一说理想就要去采访搞乐队搞报刊的,商业理想就不值得说说?全片就周云蓬那部分能看。
并不是拿个摄像机找几个人随便问几个问题剪到一起就能称作纪录片的,制作的还没马桶台的"你姓福吗"精致有趣.唯一感兴趣的周云蓬和邵小毛的镜头,看完之后也不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