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探险片看的话,里面好多惊险场面都看得人肺积水搬的揪心,我这个普通人忍不住发出灵魂深处的疑问,难道平时所说的登山都是指这种垂直方向需要绳索需要器械的登山?单纯的我以为就是用脚爬山。当然槽点也太多了,比如那兄弟俩到底为啥上山就很费解了,还那么早莫名其妙的被炮灰,可以说对剧情没有丝毫推动作用的炮灰。不过这种片还是看看场面长长见识就行了,导演应该也没打算在剧情逻辑上下太大功夫。
虽然片长有124分钟,可我觉得剪辑的问题很大,很多地方情节不连贯。和《北壁》相比,本片还是好莱坞味道太浓了,像背着硝化甘油登山这样的噱头让真实感打了折扣。我一直认为人到了那个环境,更多的要靠行动而不是语言和心理来表现。另外,虽然我很信任巴基斯坦飞行员的能力,可把老掉牙的UH-1飞到海拔6000米以上有点神话的感觉了……
《闻香识女人》里还是满满学生气的ChrisO''Donnell在十年后的本片到达颜值巅峰,堪称是相貌和身材的完美结合。电影的前五分钟关于人性的选择亲情的割舍,之后类同《拯救大兵瑞恩》多数人救少数人的美式价值观我不反感,唯独讨厌那个狂妄自私的富豪,电影里其他人的死都是壮烈牺牲,让人痛惜,只有始作俑者是罪有应得!
缺乏专业精神。真正的登山爱好者不会喜欢这部片子,就跟真正的军迷不会喜欢猎杀U571这部在国内得到广泛好评的烂片一样(而是会选择DasBoot)。本片是典型的过去好莱坞大片的反智模式,硬生生把本属专业领域的真实拉低到十岁小孩的理解层次。然而现在的好莱坞早就不这么做了(除了中国还在这么做)
除了几个高海拔俯瞰山峦的壮阔镜头,一切都那么乏善可陈,九十年代好莱坞大片总是一股大气而夸张的风格,该片显然夸张过头,什么都敢大胆想,肆意设计,如果故事放到外太空星球也就罢了,在8000米高度搞起正邪大战,各种登山元素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整个营救纯粹失败,高潮还毫无节奏到让人要看阳痿
背炸药上雪山救人真是胡扯。了解到地塞米松对肺水肿的重要性。妹妹跟随富翁爬山被困冰裂缝,哥哥召集6人小队去救援。富翁自私杀死了受伤的队员。救援小队2人被炸死,1人被雪崩埋。队长和姐弟父亲一样,在危机时刻选择了割绳子。妹妹得救,兄妹重归于好,哥哥和女援救队员有好感。4换1援救结束
7.5分。影片虽然壮美但缺陷还是较多。第一,带硝酸甘油登山基本等于找死,这点我不能接受。第二,特效还是有点假,片头雄鹰做的那么差怎么好意思放出来。第三,片子虎头蛇尾,个人很不喜欢这个结尾,精英死去“菜鸟”生还,别扯什么牺牲精神,太呆板太刻意了。其他还好,氛围渲染尤其到位。
你可能也听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这样的豪言,但大自然总会找到让你敬畏她的方法!人一旦丧失对某种事物的敬畏就开始狂妄,尾崎八项你当然也可以挑战,只是这种姿态是再突破自我体能和精神境界的极限,而不是建立在一个漂浮的态度上,敬仰有敬仰的回馈,狂妄自会有狂妄的下场!
登山和救援题材,世界第二高峰K2(乔戈里峰),也是最难攀登的山峰。早就知道这片,爬完ABC后才找出来看的。有人吐槽说不专业,bug太多,对于外行人来说,倒是看得挺紧张刺激的。敢于拿生命去对抗大自然的人,虽然不知道该称为勇士还是赌徒,但还是不得不对他们的无畏深表敬意!
开场的抠图做的就挺糙的,山洞的模型搭的也各种糙,几个人拴一根绳上半空吊的设计也要不要反复用?背硝化甘油的设计总算做出了一点紧迫感,但是比恐惧代价之类差得多,巴基斯坦的部分有点新鲜感,定点用炮声闹醒印度人的戏份再多些好了。全片的光给的都太透了,看上去一股廉价电视剧感
剧情有些逻辑好么。每次硝化甘油的出场,都是一个笑话;还有几次突如其来的平地摔,尽情呐喊。。。伦理道德的批判和讴歌,在这虚弱的情节设计下,根本不成立。虽然开始的CG和场景很假,但雪山部分还不错。2000的东西呢。比比黄真真的消失的爱人,真是棒的不能再棒。
初中老师放的第一部电影其他人或许都没了印象可我到现在还记得是初一时历史老师放的后来她又放过许多其他电影但这一部总觉得有点特殊情感当时还蛮喜欢Monique来着主要还是喜欢她和男主那似有若无的对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