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乐怒刷存在感,对其的好感度胜过电影本身,两者都让我不禁让我联想到《白色星球》;2.观影过程中时常要计较故事的逻辑性,比如“小熊”的生存问题、成长时间问题等;3.荣获200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是《尘世之间》;4.如果没有“熊孩子”一起看,还是看原版吧!因为国语配音版真的蛮糟糕的!
每个地域的神话传说中都会有关于“半人类”的故事,住山里会有狼人,住海边会有美人鱼,住冰川呢,比如北欧,就有熊人。和其他半人类故事差不多,熊人最后还是选择和熊一起,童年在童话中永远是主要阶段,可惜现实毕竟不是童话。所以我们依靠童话唤醒童年。配乐大赞。
感觉是悲剧,虽然想做熊的孩子最后实现了愿望,真的变成了一头熊,但中间好多悲剧,那头母熊失去了孩子,那对夫妻失去了孩子,那孩子把自己当熊了,然后又失去了眼中的‘妈妈’,那个猎人杀熊突然发现那是自己的孩子变的……
初中时看过,今天重温。看到小熊变成了真正的熊,不像初中时那么开心,心里还挺难过的。亲生父母无奈的放手,在两个群体间徘徊,养母被生父杀了,不能只用温暖来形容的故事,倒是透着现实社会中的无奈、苦楚和挣扎。
小时候在姥姥家用大屁股电视机看的这部电影戳中泪点姥姥抱着我还说我傻给我做甜甜的山芋吃叫我不要哭再哭就变成丑姑娘了可惜我再也没在电影频道看过这部动画片姥姥也离开我很久了我很想您
因为有一点打动了我。所以、、而且小孩子的配音好可爱啊、、特别是看了一部很烂的电影之后,娇美什么的。如果不能新颖,至少要有感情。虽然人的画风不怎么样,熊的姿态却很流畅优美。
大白熊总是成为电影的主角或许是因为它的洁白与人的肮脏对比鲜明。一般历经磨难一心成人多数,成熊,稀罕。实在是人和熊比太丑陋了。所以才故意把人画得这么丑吧。
不管是因纽特人还是北极熊,一举一动都惟妙惟肖,波澜壮阔的北极冻原也被生动勾勒出来。故事如此原生态。我们是谁,什么塑造了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故事思索,参悟。
有点中国的水墨画风,音乐的宗教感则比较强。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就算了吧.....这么伟大的一个神话被精简成一个俗套的故事,有点可惜,
三四年级在电影频道看过的片子。其实完全想不起来情节内容了,当时心中的悲伤却骤然重临,幼年的情感体验原来是这样深刻地封存在记忆里么
贯穿整部电影的背景音乐非常经典动人带我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倒映着漫天星海的冰原像做梦一般触摸那简简单单的流淌的血性和真情
看后有一种孩子长大了,志在四方,而父母希望你留在身边却又不得不放你走的无奈,既有父母的无奈,也有孩子的无奈。配乐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