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金伯莉·皮尔斯
编剧: 金伯莉·皮尔斯 / Mark Richard
主演: 瑞恩·菲利普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罗伯·布朗 / 查宁·塔图姆 / 维克多·罗塞克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8-03-28
片长: 112 分钟
又名: 止损 / 强制返征 / 停止损失
IMDb链接: tt0489281
拒绝再战的剧情简介 · · · · · ·
备受期待的伊战影片《止损》由三位人气男星莱恩·菲利普、查宁·塔图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主演。
片名“stop-loss”(止损)原本是金融外汇领域常见的词语,大致指投资失误时设法把损失限定在较小范围内的一种行为。越战之后这个词被美国政府加以利用,“stop-loss procedure”(止损程序)是指军方在其认定的紧急情况下,强迫已经履行完毕服役期间的任务或者有条件退休的士兵延长服役时间的一种行为。根据一项估计,这一备受争议的政策使得大概有7000名原定可以回国的美军士兵被迫滞留在伊拉克。
片中由莱恩·菲利普饰演的布兰登·金中士带着荣誉回到了家乡小城并打算重建自己的生活,但是军方在止损程序下强行要求他立即回到伊拉克继续服役,不得已之下布兰登开始了亡命天涯的旅程,逃避一个他原本不惜生命去保护的国家的所谓“正义”。
三星半;题材不错,过于流于表层,几位帅哥的角色没好好开发;在边境线上还在感悟,突然镜头一转又回归了,差点以为在玩魔幻;不过拍得还算感人,囧瑟夫永远这么一副弱弱小身板的小青年样子,倒是很符合角色设定,抱着吉他离去身影令人心疼;好基友钱老板一身军装迷死人,俩人再度战场联手。
最终的屈服和stoploss形成强烈的反差,虽现实却令人扼腕。伊战如此,抛却此背景,人生何尝不是?有时候,你为之奋斗为之抗争,最终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只在暗夜之中偶尔闪现。片尾,布兰登和斯蒂夫并肩back,从布兰登的微笑中,我看见如炬的目光必将校准失衡的天平。6.5分
与《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主题一致都是探讨战后士兵的心理创伤问题。不同的是本片中的士兵们回国后也得到了国家的表彰与奖励,但不久后又被重召回伊拉克战场。面对这种情况的不得不作出的三种选择:1.重回战场2.回国后被内心折磨选择自杀3.改名换姓逃到他国继续下半生。
战争残酷,哪怕你的武器再先进,伤亡率低,但再低,对于死伤的战士来说,那已是全部,包括其家庭朋友。但老美偏要不远万里维护自己的秩序,民众总体还支持,也是脑子进水。如果强制提出者、支持者必须有家人亲戚参战,情况可能大不一样
第一次看描述士兵战后心理创伤的电影,心里堵的慌。"我以为我们是去沙场上打击911的凶手,但是没人告诉我们根本没有沙场,战场在街头巷尾,在平民的卧室和厨房,男人女人孩子都有炸弹,杀了一个敌人要杀掉他们全家!"
这不是正宗战争片,这是战后士兵无法适应正常社会的故事。单看海报是怎么都没兴趣看的。题目也没啥引人的。剧情可以,就是内个女主到处穿插,看得真不自在。钱老板穿个灰色小内在女友家门口挖濠沟,秀色可餐也!8/10
《拆弹》的大兵因无法适应退伍后的生活而主动重返战场,这部里的大兵因惧怕残酷的战争而做了逃兵,一如战场深似海,从此安宁是路人啊。片子主题凌厉,但拍的不够利索,让人提不起气。三大美男主演,看多了也腻。
三星半战后创伤ptsd描写的比较真实,男主面对不合理的制度,最后还是选择入伍,可能也是表现了当时美帝的一个现实情况ps.有一场男主跟钱老板争吵的戏中间嘴对嘴还碰到了,是个啥意思咧,嘿嘿
3.5吧,想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瑞恩虽然是个小白脸的样子,却总是喜欢演战争片呢,还好没有像小李一样为了表现演技,把自己弄残了。艾比·考尼什好漂亮,好像妮可,居然还真是澳大利亚人。
挺好的一部反战电影,一群年轻人在战争中痛苦和挣扎,为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而反抗或顺从。整部电影有冲突有进展,情感描写细腻,唯一的缺点就是女主的逻辑有点奇怪,在片中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我在应尽义务的时间里尽完了所有的义务,没有人有权利要求我做更多。”片子还行,前大半部很有意思,后面有点拖拉,也没什么冲突了。结局倒是始料未及。
#观影手记#1597强迫已经履行完毕服役期间的任务或者有条件退休的士兵延长服役时间,美国政府也干这么操蛋的事!!!结尾萎掉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