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坚信的事情就去做,没有后悔。经历了上部的杀戮,下部体现了更多部落民族靠战术与强大的敌人对抗,对战拍的保持水准,但最感触的还是全族妇孺坦然赴死的画面,信仰造就一个人的强大。最后日军司令官的一句话很点题了,这种精神值得称赞。自然涉及到民族之间的战争,难免会进行一番涂抹。小孩端机枪扫射的手持迫击炮弹杀敌的片段,和国内抗日神剧可以比美了。
如果有人说中国没有史诗电影,请他看看这部。到一个小时之后真的很好哭。甚至后面,我一直在问自己他们这样互相打仗有什么意义,部落之间的互相杀戮有什么意义,但也就是这样才让人更不明白赛德克巴莱的真正意义吧。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事情居然发生在七十年前。为了不同的目的,却被单纯归在民族大义的洪流中也让人感伤
让我唏嘘的是导演的资金不足、亚细亚的孤儿、近乎灭族的惨状。好在有天使巴莱的慷慨,让血流成河的历史和无法理解的信仰不至于被埋没。比起莫那鲁道和最后几位战士的自尽,我更钦佩巴布狂奔向敌人拉扯住之后往悬崖的飞身一跃。很喜欢扮演主角的那几个素人演员,本就是泰雅族的他们,超凡脱俗。
第二部给了第一部没有说出的答案,两部一起看才是完整的赛德克巴莱。分开看的话,第二部节奏更好,表述和立场也更清晰,毕竟第一部做了如此之多的铺垫,相当于所有的矛盾和线索都在第二部中得到交集、爆发和终结。也终于给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反抗、贞烈、挣扎。非常赤诚的自我拷问。
战争中杀戮使人难以清醒。一股野蛮但又克制的气息弥漫在原住人的世界里。等有根的老一代消亡,新一代面临身份认同的选择是极难的。就像abc不会说中文,骨子里的东西是需要环境一点一点去培育出来的,那只是一颗种子,淮南为橘。
极具煽动性,大量的配乐与厮杀场面的震撼都很容易刺激到肾上腺素。但是到这一部完全可以感觉导演已经心有力而余不足,大段大段冗长的段落看起来实在是累人,剪辑节奏都开始乱了起来,特别是最后的特效是什么鬼啊,太吓人了....
跟上部是隔了好久才缓过情绪后才看的下部,开始以为是被磨平了棱角,结果告诉我们打蛇要打七寸!卧薪尝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看完影片是更压抑了,难以诉说的情绪在胸中拥堵着,惆怅着,哎!铭记于心吧!
一部电影分成两部,研究过番头家以后对台湾原住民的生态还是有点了解,但是本来就是部落寻仇,非要上升到抗日就没意思了,当然所谓的深刻思考,文明不好吗?就是典型的现在台湾亡国奴跪舔日本主子的心态。
看起来是个抗战片,却是个勇士史诗。勇士不同于英雄,英雄是为了拯救,而勇士的斗争是生存本能和信仰,就像日本的武士道。能拍出史诗片的架势,因为并不以里面任何角色为视角,而是从更高的历史的视角。
当你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亲人,族人,被虐杀,被奴役,卑躬屈膝时,还有哪些圣母婊会说不要杀戮,面对侵略者就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PS:影片不足之处过于繁琐,啰嗦,不够精练
“文明人”的“血腥、野蛮”镇压。结尾的彩虹桥颇具魔幻色彩,影片最后比较混乱,剪辑不到位,整体上不如《太阳旗》。几个逆光镜头实在辣眼睛,不过这也许是国人拍的最好的战争电影了。
起初我挺好奇的,为什么莫那要杀掉女人和孩子,为族人留一承血脉难道不好吗,但后来我想,即便留下了部分族人,他也不会是以前的他们了,如果民族精神不复存在,那继承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