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程泪目,因为我自己得到的家庭关爱稍微有一点点欠缺,每每看亲子相关的题材总是格外的撕心裂肺;2、寻子拐卖儿童只是我们社会不完美的冰山一角,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得到良好的教育,守住内心的那份善良;3、这部电影最最打动我的是鲁晓娟这个角色,认识郝蕾这号人物。4、内容选题和选角成功是这部电影高口碑的核心。
原来我们关注的一些所谓的拐卖儿童案,总是流于某些「官方账号」发出的声明。然而,事实和我们预想到的那个「完美」结果总是有差——其背后的亲情关系,要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陈可辛的这部电影,不动声色却可以让人潸然泪下。或许,我真的没有把它当做电影来看;而是作为一个难以承受,但却不得不接受的残酷事实。
人生实苦,每个人都有心酸。喜欢最后一幕,李红琴在医院走廊大哭,缓缓后退的长镜头,退入黑暗中,然后背景音乐响起,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喜欢片子最后的实录,几位演员看着故事原型们的真实采访,眼中的关怀和温情,敬业的态度。黄渤很帅,郝蕾真美,《亲爱的小孩》单曲循环,郝的和声特别迷人
不知道该怎么说,看不下去。世界上阴暗的东西太多了,我管不过来,看了只能让自己难过。不仅是拐卖这种题材,甚至包括黄渤郝蕾苍老却泛油光的脸、火车站外吃相丑陋的乘客,想起了“我的天才女友”里最后婚礼关于“什么是庶民”的大段论述。对于我来说,只要能开开心心地活下去就是最大的英雄主义了。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节奏处理得很好。这样的电影,是值得存在的,身边没有拐卖儿童的事情发生,看到这部电影,才知道拐卖儿童所带来的伤害远不止自己想象的深重,它毁掉的不止单方面的一个家庭。结局很讽刺,好像在告诉我们,你看,当你觉得生活足够糟糕的时候,它还可以更糟糕...
无比真实的在撕扯社会真相的伤疤。国产电影越来越多的好电影,深度的解析社会问题,不乏嘲弄下主流人群在面对社会边缘人群或边缘问题时的心理历程。顶级的卡司阵容,优秀的剧情走向和人物塑造,陈可辛了不起,作为香港导演,他具有时代的良知。加油,陈导。
亲情的羁绊。其实,这些爱孩子的人都没有错。真正错的是那些人贩子,他们有没有想过,拐卖孩童将会伤害多少家庭。这部电影挺值得一瞧的。镜头聚焦社会普通平凡的一帧帧一幕幕,可能因为其平凡的太真实,所以更容易触及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这个电影中比较特别的设计是,在片中饰演一对离婚夫妻的黄渤和郝蕾,在丢了孩子后,找到了一个由张译、张雨绮饰演的夫妇领导的一个由丢孩子父母组成的“互助组织”,大家互相鼓励支撑,共同寻子,成为了电影的一抹亮色
记忆中最深的镜头都是赵薇给的,哭着说孩子不能吃桃,还有剧尾处那隐忍又痛苦地哭,让人心里揪心的疼……孩子被拐卖这个话题是挺有深度和社会责任感的一个话题,才知道要二胎的父母内心原来也是那么痛苦……
像《房间》一样,生活不会像童话或者小说里战胜“恶魔”就停止。生活会将各种巧合容纳在一起,把你的心撕裂,让你的眼泪流干,还无处怪罪。一堆善良的人,抵不过生活一腔恶意,所以才有好人也会伤人。
原来是一部公益片,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当今社会还有人贩子的存在,还有丢失孩子的家庭存在,所以要坚决打击拐卖孩子的行为,在大街上遇到任何跟孩子有关的不对劲的情况发生,要拿起手机随手拍照
养孩子真的要操心特别多,丢了小孩的人看这片子估计要难过死。(和我妈在电视上看,习惯了看字幕,没有字幕又有个别方言,觉得自己听力直线下降差不多是一个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