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食有了更多感恩与敬畏,也为中国丰富又精深的饮食文化而自豪。每一份食材都经过了劳动者漫长辛苦的种植或采捕,每一道佳肴都浸润了烹饪者灵巧的大脑和双手。讲美食又不止于美食本身,关联的生活方式、情感维系、生活智慧都讲得恰到好处。解说与同期穿插,俨然一幅质朴生动、感情饱满的乡村风情画。
很好的片子,但是看的时候压根没对国家差别印象太深,也没有觉得流口水,就是十分实在质朴有意义的科普,让人觉得,人在地球上生存的创造真是太智慧了,习以为常的食物原来这么精彩,还有那些食物第一线人们的生活,也是各有各的精彩。以后对待食物和相关的人的眼光已经变了,这是好片子的意义。
不只有味道,还有敬畏。不只有香气,还有谦逊。感动是因为当中的美食不高傲、不端架子、不故作玄妙、不划分阶级。是因为那些勤劳的人都不怕脏手地触摸大地、不辞劳苦地追逐四季、不曾言弃地续写传奇。更重要的是,不管每一集的主题是什么,一切都在探讨着一个永恒的命题:天、地、人的关系!
叙事语言、构图风格、灵动的配乐、近似于白话却十分能调动情绪的解说词以及独特的转场方式等都令人耳目一新,一扫国内陈腐的专题片模式。但是却成了后面懒惰只想赚钱当观众是傻瓜的专题片制作者们粗劣套用的对象。不过这个舌尖没关系,舌尖还是优秀的。
看的我每样都想尝一尝,都很可口的感觉。自然的馈赠呀,平时不要浪费食物。旅游的时候不要只记得拍照,多尝尝当地的美食,感受食物的不同来源,不同制作方法,不同的味蕾享受,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去了解每一个食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勤俭、坚韧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食物,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我相信片中每一个人的微笑都是真诚的微笑,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感到骄傲。手艺,行家,传承没有那么容易,知识也非绝对。我欣赏凭借天性从事饮食界的人,也欣赏能够在知识的熏陶后仍然能够返璞归真的从心所欲。
我终于知道为毛松茸那么贵惹,但我觉得不好吃啊?传统的规矩采而不绝,赞惹~就问全世界还有哪里有中国美食多??(?ˉ???ˉ???)?”真素要感谢大自然感谢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惹~
今天又重新开始看,想起来高中的时候上政治课,老师讲完要讲的内容之后会给我们放,每次都是上午最后一节课快饭点的时候,越看越饿,然后下课之后都是飞奔去食堂哈哈哈,突然开始怀念那时候
「作为世界上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对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更重要。不过一年过得怎样,这也是他们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泪目。回家,不管这一年过得怎样。
这是“伪纪录片”:过浓重的文艺气息、大肆的渲染、架空的升华提炼,这都是真正纪录片要避免的。故,窃称之为“电视文艺散文”,在这个意义上,还是质量颇高的。
有两年没旅行了,商业化高的地方易旅行却无趣,商业化低的地方有趣却不易旅行。食物给人力量是不假的,食物与谋生紧紧相连,人与自然最美就是用风土人情来展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