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抗日神剧多了几分设计感,比如前半段美军和渔民们的语言沟通梗什么的,在铺垫爆破动作戏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可看度,表演部门的发挥也不错,魏宗万和潘长江的互动挺有意思的。但后半段就彻底喜剧化了,出现了诸如擂台赛,扒飞机,扮塑像这种非常无聊的戏码,这和后来的《举起手来》基本是一个路子。
导演对那些外籍演员还是有说戏的,他们对话也是英语由此也设计了些交流的梗。潘长江是个很有主动精神的演员,你能看出他有很多自己的小设计,可惜水平都不高,限于层次了。这类电影是潘、魏也包括黄的组合炮制的一系列抗日闹剧,后来这类电视剧神片的滥觞应该是多少都受了影响
重看补标有一些喜剧电影重看觉得不好笑了如本片截取了虎口脱险的灵感我是美人鱼不如鸳鸯茶融入了不少中国元素和现代笑料潘长江的孬和无名勇气魏宗万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的组合远比拍得没完没了的举起手来系列的潘长江郭达好太多了救美军对暗号打鬼子搞情报妞照泡舞造跳
抗日喜剧,看点在魏宗万和潘长江的搞怪,一众美国演员也十分给力,竟然拍出来西部片的赶脚,冯小宁在影片里用了许多模型特效,估计也就上瘾了,后来鼓捣出那部黄海海战,哎不提也罢
喜欢八九十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时代,我爱小平时代!黄宏、本山大叔、冯巩、潘长江等很多人都拍电影去了,只要你有才就能发光,喜欢那个时代!很不错的喜剧,我喜欢!
小时候看的可爽了,剧情很棒。我们才不管日本人弱智不弱智,中美幽默的碰撞就够看一壶的了。从原创性上看,有模仿《虎口脱险》的嫌疑。但是,亲爱的,这事儿宁浩干得还少么?
本来早上坐8点的车到家只要4个小时左右,结果五一节堵车,堵死了,他妈的8个小时才到家,被迫看了4部电影。另外三部分别是蚊人、赌圣和一部不道名字的国产片
光那个片头的海战场面都快雷死人了……我知道那个时候资金紧张,可已经1994年了啊,1996年都有《石破天惊》了。潘长江的演技实在过于浮夸,无法接受
莲姑娘和春子都好美啊啊啊啊,感觉片中不管中美日,三国演员的搞笑功夫都是赞赞赞,只是有些梗早就被卓别林演绎的炉火纯青,着实有点视觉疲劳。
美国式噱头,意大利式花哨,中国式恶搞。大兵扮牛仔的那一段的配乐听上去特耳熟,但找了一下午也没找到匹配的,有没有人能解惑?
多好,记得小学三年级学校组织放电影就是看的这部,大三的我电影课上又重温了一遍,还是觉得很好笑,中国的喜剧是怎么了?
童年回忆,经典抗日喜剧。比现在的神剧要用心,且借鉴了许多欧美喜剧的夸张元素。比如,虚拟场景,搞笑配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