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科学怪狗/科学怪犬/3D怪诞复活狗(港) ◎片 名 Frankenweenie ◎年 代 2012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动画/喜剧/恐怖/科幻 ◎语 言 英语 ◎IMDB评分 7.5/10 (9,044 votes) ◎片 长 87 mins ◎导 演 蒂姆·波顿 Tim Burton ◎主 演 阿蒂库斯·沙弗尔 Atticus Shaffer ....Edgar (voice) 薇诺娜·瑞德 Winona Ryder ....Elsa van Helsing (voice) 凯瑟琳·欧·哈拉 Catherine O'Hara ....Susan Frankenstien / Edgar / Gym teacher / Mrs. Epstien / Weird girl (voice) 马丁·兰道 Martin Landau ....Mr. Rzykruski (voice) Conchata Ferrell ....Bob's Mom (voice) 汤姆·肯尼 Tom Kenny ....Fire chief / Soldier / Townsfolk (voice) 查理·塔汗 Charlie Tahan ....Victor Frankenstien (voice) 罗伯特·卡普荣 Robert Capron ....Bob (voice) 詹姆斯·池内·里奥 James Hiroyuki Liao ....Toshiaki (voice) 克里斯托弗·李 Christopher Lee ....Movie Dracula (voice) Billy Burton ....Unknown (voice) Dee Bradley Baker ....Persephone van Helsing / Shelly / Were-Rat / Colossus / Mr. Whiskers / Driver (voice) Jeff Bennett ....Giant Sea Monkeys (voice) 弗兰克·维尔克 Frank Welker ....Sparky Frankenstein (voice) ◎简 介 剧情 一个小男孩用天上的雷电电击小狗的尸体,使它复活。重生的小狗吓坏了男孩家的邻居们,他们视这只狗为怪物…… 一句话评论 影片的人物设定出色,拍摄精良,完全体现出了导演的个人品味和水准。而且,黑白看上去也很有感觉。 ——《综艺》 波顿这几年最出色的电影,虽然有些似曾相识,但是它还是能让你感到能量、热情。这是有生命的动画。 ——完全电影 想象力不错,但是表现方式却过于繁琐。 ——《好莱坞报道者》 幕后制作 蒂姆·波顿的未竟之愿 《科学怪狗》这部动画是波顿在迪士尼拍摄的第二部3D电影,前一部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科学怪狗》是一部翻拍的电影,其原作是波顿的同名真人短 片。而在计划翻拍的讨论中,这部电影被波顿定为“黑白的定格动画”。影片早早就立项了,2005年,乔思安·麦克吉本就为影片撰写了初稿的剧本,后来,这 个剧本得到了波顿和约翰·奥古斯特的精心打磨。要把《科学怪狗》用定格动画的方式搬上银幕,一直是波顿的一个心愿,因为在他的眼中,如果把《科学怪狗》这 个故事拍摄成一部真人长片的话,会显得有些夸张。他说:“对我来说,拍摄《科学怪狗》的动画,一直是一件大事。我觉得定格动画、黑白是这个题材最好的表现 方式。故事里的人物、动物和怪物,都可以恰如其分地被表现出来。如果是真人电影,则会显得有些过头。虽然这是一个老题材、老故事,但是当我重新在这些内容 上工作的时候,还是会有全新且特殊的感受。” 无论从故事题材、人物设定还是电影样式上来说,《科学怪狗》是一部典型的波顿电影,里面有波顿式的人物、波顿式的情节还有波顿式的风格。对于影片,波 顿说:“这部电影里有的,都是我所表现过很多次的人物。有的时候,面对着自己的人物,我会不知所措,所以我就会从生活中、从自己以往的作品用借用人物出 来。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回想起了自己的同学,那些奇奇怪怪的老师和家里的邻居之类的。而且,为了找到影片所要呈现出的那种恐怖片的特色,我又翻出 了很多我小时候看的环球公司的恐怖片,希望从中找到灵感,这些诸如《弗兰肯斯坦的房子》、《德莱库拉的房子》这样的影片给了我很多的提示。我很喜欢这样的 恐怖片,也很喜欢这种哥特、黑暗和喜剧混搭的感觉。这个故事其实是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的小说中演变来的,我把它安排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放在了 一个家庭的背景下讲述,在恐怖之余,更多了很多家庭、温馨的内容。这些,都是我最爱的素材。” 定格动画再现影坛 这几年,定格动画作品几乎是“爆炸式”地出现在影坛之上,从阿曼德公司的《超级无敌掌门狗》开始,这两年影坛上数得过来的定格动画作品就有《玛丽和马 克思》、《鬼妈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通灵男孩诺曼》等等等等。而且,这也不是波顿第一次制作定格动画了,2005年的僵尸新娘,就是一部定格动 画。 《科学怪狗》2010年在伦敦开拍,剧组为了这部影片建造了巨大的工作间,在这个工作间里,他们创造了一个家庭阁楼、一片墓地和一所高中校园的内景。 在安排好工作项目并分配好人员之后,整个摄影棚被分成了30个独立的区域,分块拍摄影片的情节和镜头。影片的主角--小狗火花的玩偶被制作得相当“巨 大”--和影片中的人物玩偶的大小相比,火花的体积是非常骇人的。在制作人物的时候,波顿使用的是和拍摄《僵尸新娘》时一样的方法,先用不锈钢做骨架,然 后再在骨架外面用硅胶制作身体,最后再用布料和毛发覆盖。拍摄出来的静态图片被导入电脑之后,再用CG的方式进行处理,才能得到一帧图像。因为很多人物的 关节非常细小,所以市面上没有现成的螺栓和螺母可以购买,剧组专门请来了一位瑞士的钟表师,让他用自己的工具和技术手工制作螺栓和螺母。 和波顿合作多年的艺术指导里克·海恩里奇斯全程参与了设计场景、制作玩偶和后期制作的全部过程,他说:“这部影片中的很多场景,比如说小镇、街道,都 是极其复杂的场景。我们既要表现出真实感,又要在片中展示出一种波顿式的黑暗感来,这是很复杂的。在制作玩偶上,我们除了放大了小狗火花的比例外,其他的 一切都是严格按照人物的比例来制作的。这个小镇的设计灵感,来自波顿所长大的地方,确切地说,这是战后西南美国的常见小镇。有些超现实的设施和物件的设 计,来自于《剪刀手爱德华》。” 花絮 ·这是蒂姆·波顿第一次翻拍自己的作品。影片的原作是1984年的短片《科学怪狗》。 ·这是从《大鱼》以来,波顿的第一部没有约翰尼·德普的影片;是自《断头谷》以来,第一部没有海伦娜·伯翰·卡特的影片。 ·这是薇诺娜·瑞德第三次和蒂姆·波顿合作,他们的上一次合作还是21年前的《剪刀手爱德华》。 ·影片让波顿、薇诺娜·瑞德和凯瑟琳·欧·哈拉重新聚首,这三个人上一次合作还是在1988年的《甲壳虫汁》之中。 ·约翰·奥古斯特2006年就为影评重新撰写了部分剧本,可是他直到2009年1月才和剧组签约。 ·本片中,著名演员克里斯托弗·李扮演了一个叫做德古拉的角色,这是36年以来,他第一次在银幕上扮演德古拉。在此之前最近的一次,克里斯托弗·李扮演德 古拉,还是在1976年的法国电影《德古拉和儿子》中。而在《德古拉和儿子》之前,克里斯托弗·李几乎是那个年代里扮演德古拉的唯一人选。 ·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一共制作了200多个玩偶,每个人物大致有40-45个关节,小狗火花的全身大致有300个部分组成。
“有时候大人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那一夜,新荷兰小镇四道闪电唤醒数只怪物,之所以维克托的第一次实验能够成功,我认为是因为他注入了爱。狗狗复活后,它没有改变他的忠诚,然而人们却害怕它。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它,所以害怕它吗?如此黑暗系的画风实在是太着我喜欢了,新荷兰总是暴雨闪电,那个晚上,人们的虚伪被诠释的透彻。人类和怪物又有什么区别?
一日蒂姆伯顿,终身蒂姆伯顿。觉得一个人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可以让世界充斥着他所创造的可辨识的各种元素。在里面看到Vincent/Edward/CorpseBridge等等众原型。蒂姆伯顿的元素很早就确立了,且无可撼动。就算他现在烂成渣渣,也不可抹杀他是个天才的事实。一个人一生,做好这一件事,也就超越众人了。
这部片为啥有喜剧的标签呢?整部看下来很有点压抑啊。即使结局是一贯的老套路,圆满收场,可是过程,极其露骨地揭露的人性之恶。学校里互相竞争的学生,就像社会上为利益不择手段的成人。印象最深是那佝偻背的小孩,长相丑恶,小人一个,就如社会上的一个小混混,欺善怕恶。
这个片子对我而言最奇妙的一点是他传达了一个科学并不是用脑还是用心的观点~~其余是一贯的蒂姆伯顿的哥特式黑色童话,比起早前不太好的网评,我的感觉反而还不错~~
弗…弗…弗兰肯斯坦联盟?哥特式动画片,这也是足够有创意。片头的短片到后面才能看出意思来,不错。结尾还是遵守了我们只有大人才懂的秘密。精致,但不够吸引人。
充电两分钟,通话两小时,故事剧情太简单,说科学其实一点也不科学,结尾也很鸡汤,画风风格很不错,恶搞了很多电影。(那个日本人原型是不是格兰特今原啊)
记得看过这部电影,挺好看的,但是忘了什么时候看的。。。。记得当初看的时候想我什么时候才能有一只自己的狗狗啊,现在我有啦!开心哈哈哈ヾ?≧?≦)o
只是借了个蒂姆波顿的壳而已,电影不诡异不吓人也没有好听的音乐,甚至看得时候都在想普通动画这样演也毫无违和。只是更让人怀念僵尸新娘了。
前面节奏慢,后面看得挺嗨的。一开始觉得惊悚,一旦接受了竟然觉得萌。感觉高潮部分太短了。结局也有些强行,没有人关心那只猫吗
片头厂牌突变的时候莫名爽,蒂姆伯顿风格的迪斯尼哈哈。科学老师已经把波顿想说的说清楚了,结尾就妥协下迪斯尼大团圆吧。
看到后面才发觉导演的良心,如果拍彩色的话估计观众会吓死(误)。想起上世纪被黑白支配的恐怖and片尾曲挺好听
哥特风黑白诡异动画。这里面科学不需要死盯严谨,更需要实验有爱,幼稚的哥特,浪费了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