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莎拉·巴特勒 / 丹尼尔·弗兰泽兹 / 崔西·沃特 / 杰夫·布兰森
导演:史蒂文·R·蒙若尔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Jeffrey Reddick
类型:惊悚 / 犯罪
上映时间:2010-10-08(美国)
别名:
用户标签:惊悚,暴力,美国,变态,恐怖,翻拍,美国电影,女权
片长:107分钟
imdb编号:tt1242432
为全身心投入创作,美丽迷人的作家珍妮弗(莎拉·巴特勒 Sarah Butler 饰)驱车来到一个偏僻乡间撰写小说。她的绰约身子在当地俨然一道靓丽乃至刺眼的风景,自然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和妄念。她闲适恬淡的心情并未持续多久,似乎总有无数双眼睛在背后紧紧注视着她。某晚,与珍妮弗有过一面之缘的加油站工人乔尼(杰夫·布兰森 Jeff Branson 饰)带领伙伴们闯入她的房间,虽然她奋力反抗,但在这片法外之地,她仍无法逃脱被侮辱的命运,更遭到无数的虐待。这些禽兽般的男人没有想到,他们的恶行致令珍妮弗化身为残酷无情的复仇女神……
本片翻拍自1978年的同名经典恐怖片。
没看过原版,单说这部翻拍版,前半部分略显拖沓,后半部分的复仇很有力度,然而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无法沉浸其中吧。珍妮弗逃脱的过程不明不白,回归后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地狱爬出索命的鬼魂,而非一个真实的活人。珍妮弗还是比我想象中良善,本来我以为坐在警长对面掌握警长生死的会是他的女儿,结果不是。这里面涵盖了三种男人:表面正直的、仗势欺人的、懦弱无能的,但是他们都对珍妮弗施加了暴行。从社会隐喻上来说,我唾弃你的坟墓很明显是一部女性电影,男尊女卑下女人的惨遭欺压和奋起反抗都用性和暴力这种最直白赤裸的方式来展现。
2010“我从来不听没有鸡巴的人的命令。”评分:7.5。翻拍版本其他一般,带入感很强,10年左右有很多此类型电影,不论是自己玩着玩着作死的,还是小树林里面被人玩着玩着害死的,都大同小异,除了影片里血腥情节和色情情节之外,每部蕴含的人性不同。这部关于两性问题,把谋杀性冲动归结为教育也可以归结为男性特质,但我并不特别喜欢这种讽刺批判的一边倒电影。男性缺点暴露太多,女性升华过强,对于78年可能算为暴力荒唐,如今这种电影不再缺乏,而需要更多元素组接起来。
影片告诉人们:一、女人不要一个人跑去荒郊野岭,二、强奸犯都该死,三、千万别惹女人。影片血腥暴力重口味,适合特殊口味人群观看,但是情节空洞,逻辑混乱,前半段过于冗长,毫无乐趣,精彩的复仇后半段又过于匆忙,珍妮弗的复仇计划的实施过程毫无体现,只是无聊的进行虐杀,值得一提的是复仇过程便是被虐待的方式。
在近些年的翻拍作品中本片应该是属于上乘之作了,虽然照搬了原版的人物设定和基本剧情,但是在犯罪情节上进行了细化,而复仇方式也变得更加得残暴血腥,满足了观众对于重口味的追求,新版新增加的人物就是那个犯罪的警长,执法人员参与这样的暴力犯罪更加深了观众对于女主的同情,凸显以暴制暴的必然性
二刷。发现这类复仇电影女主有些共性:美人,爱独行,文艺爱好者(作家、摄影师、公路旅行者),初期受辱柔弱无依,黑化后有条不紊地复仇,稳、准、狠。不论是弱女自我意淫式的祈愿还是实事改编,我都希望这类电影再多一点。让强奸犯作恶前想到的不是岛国动作片,而是复仇女神一锤子砸碎他的蛋。
1、虐待不够狠,还没有彻底激发出对女主的同情;2、几个恶人,有勇无谋,对警官言听计从,太怂,甚至觉得他们只是一时兴起的恶作剧,不是真正坏到骨子里的人;3、警官+3个小混混+1个智障;4、女主的反杀不够干脆利落,折磨手段也没什么新意。总之就是不够过瘾
被虐女复仇的故事。前半段太压抑,简直不忍心看。后半段的复仇桥段:跟踪、恐吓、潜行、伪装等等,太不合常理,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一个陌生女人在没有车的情况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不被发现,还有力气随便拿个兵器一打一个准……不像女作家,倒像女忍者。
有点后悔看这部片子毕竟有些重口,不是什么美好的事物。国内电影有部《圣诞玫瑰》也稍稍暗示过阴道凌辱这方面,可能是因为审查制度所以畏手畏脚一笔带过,被定性为法律题材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也是引起反思并揭示人性,值得一看。
比预期中好看,尺度较大,轮奸,爆菊全都有,虽然没有完全露点,但也触目惊心,小学生慎看!后面复仇开始最精彩,几个死法相当有创意,这是在致敬电锯么?尤其是那个乌鸦掏眼珠,简直了!过几天准备看看老版是什么样的。
真的觉得挺好,推荐每个男人女人都应该看一看,对于人的坏到家的坏意,我们应该做的真的真的不是忍辱吞声,而是勇敢反击,狠狠的反击,尤其在遭遇变态的时候更应如此,看tmd谁还敢?
78年版女主通过肉身勾引逐个击杀。这部里女主像开了挂一样,化身电锯,用各种工具和手法把对手虐杀。过瘾是过瘾,完全不合理。这部还不如改名叫《女权的崛起:反杀》。
部分道具稍微瑕疵。每每看到强暴性侵行径,代入感总是很强烈。对待强暴犯,法律的手段是不足于息怒的。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心才能有所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