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非洲难民的影片并不多,喜欢这样的题材。故事线其实非常简单,战争,逃难,孤儿,难民营,移民美国,艰难地开始新生活。最终,已经成功在美国找到工作,接受教育的男孩子,把自己的护照和机票给了还在肯尼亚的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兄弟,而他则留在了肯尼亚。人生就是无穷无尽的选择题,他选择了良心安宁。P.S.美国其实做了不少好事,给难民在美国开始新生活的机会。
本片依据真实事件改编。内战肆虐的苏丹让无数孩子一瞬间流离失所。屠戮场景的残酷令人发指。其中一些孩子后来辗转来到美国。他们被称为“苏丹的迷失男孩”,当然他们其中也包括部分女孩。很幸运的是,他们在美国都获得了人道主义援助。有的就业、有的读书、有的参军,并且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美国国籍。
影片的调子还是太柔了点,简直有点治愈片的意思,冲突与苦难揭示的不够,宗教的插入又挺刻意,感觉更像部带政治偏向性的公益宣传片。威瑟斯彭这跳线完全可有可无,还不出把镜头完全集中于四个难民身上,并且把逃难的戏份再加重加细与移民生活对半开的话,感染力会更深一点。导演对闪回的应用也比较平庸
抛开给美帝洗屁眼滴这个尿性来看,这片本身拍得不错,特别素一开始滴部分很好看。本来还以为会素一部以小寓大饱含历史要素滴反战片呢,结果突然一下就变成了美帝滴政宣片了。。。美帝也真TMD要脸,自己跑去别国惹事生非,最后留下一大堆烂摊子就开始装白莲啦?呵呵(?▽?)ps:这片摄影很赞!
镜头异常简单且干净给四星的原因很简单,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映射,将三兄弟在异国他乡完成自己的救赎刻画的十分感人。片尾的一句话记得很清楚:"Ifyouwannagofast,goalone;Ifyouwannagofar,gotogether."
忘记标了。6月1号(星期四)外教课上看的电影。还不错,讲述苏丹难民到美国后的社会适应,苏丹的集体主义文化,看得又好笑又感动。有评论说苏丹战争是美国搞的事然后美国还假惺惺地扮圣母,但是我不好评价这件事情,只能就电影评价电影了。
这部片,戏剧化的地方有点太过于刻意,我冲着瑞茜去看的,但不能理解为什么她愿意这样帮他们,这点略突兀,而且影片看过1/3时还觉得女主仅仅只是众多帮助他们到美国的工作人员中的一个,丝毫无特点,影片最大的败笔便在于此
影片的导演,曾执导过《拉扎老师》的菲利普·法拉迪约,坚持到非洲实地拍摄,坚持让真正的苏丹人来演。片中的演员Ger曾在难民营生活多年,另一位来自苏丹的演员Emmanuel则表示,电影就像是在讲他自己的故事。
很像是纪录片,漫长的旅程。残忍的影像呈现,画面很干净,非洲大草原的风景真是好。很温情的一个故事,结尾还有彩蛋。片名也符合电影的叙事结构,美丽的谎言是关于个人救赎与追寻的故事,挺好的风景时代影像诗。
虽然不知道美国这种救世主形象是否真的如电影中一样真切,不过题材很棒也很感人,世界上有太多迷失的男孩女孩,比如,造就国内票房畸形发展的“迷失的男孩女孩”。括弧:做一个呵呵哒表情。
15年2月在回国的飞机上看完,时隔一年半,至今没有忘记震撼和感动.Ifyouwanttogofast,goalone.Ifyourwanttogofar,gotogether
战争背景显得太弱化,然后整个剧情就如流水账一样缓缓道来。起码知道美国干过这回事。在看别人贫乏时,总觉得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但是一看完又什么都抛掷脑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