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力》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Stanton)否认自己的机器人是受“霹雳五号”的影响;片中音乐bonnietyler的《HoldingOutForAHero》,八十年代的流行金曲,中文翻译叫《渴望英雄》,1984年推出。后很多歌手都有翻唱,在《怪物史莱克》中也有用到。只不过歌手换成了JenniferSaunders。
人工智能进城务工记:遭误解的孤独、被利用的无奈、被伤害的愤怒,相比上部的小粉红,续集更凸显了人性的复杂;在警局和教堂遭不公正对待,仔细读的书是《科学怪人》和《皮诺曹》;换装:进城时的牛仔风、逛街后的涂鸦风、想融入的宽风衣、复仇时的朋克装;商人Fred的人物弧好,反派像迪斯尼风格
影片讲述霹雳五号原本是政府用机器人,一次被闪电击中后有了灵魂,不再被人操纵,但被政府追杀销毁,和两个制造人一起躲在了蒙拿大。又被派往都市中,以协助他的创造人“班”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千个玩具机器人。但是初来乍到的霹雳五号显然无法安然适应大都会的生活,一串不可思议的光鲜妙事爆发。
(8/10)以前CCTV播放时片名叫作《机器人在纽约》,本集的主角是胡须男本(就是前作男主角的基友)。和前作侧重反战的基调不同的是本作更偏向自我认同感(这也是阿莫西夫早早就提出的概念)。这一集好像也有不少内容被《瓦力》借鉴了,由于片尾结局几乎一致。
“混蛋疯子踢你的屁股,混蛋疯子踢你的脸。”我很少重新看一部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电视上看的,之后又重新看过3次左右,每次都喜欢五号喜欢的不得了。看到坏人们打坏“胶泥”(当时电视上是这么翻译的)的时候,我真的伤心的哭了。不过结局还是很美好的。
机器人背上的小盒子,为什么什么东西都有?什么滑翔伞啊、电钻啊、照相机啊…问题是盒子还没全家桶大啊!你以为你是机器猫吗!然后导演最贱的地方是,一旦有什么不好镜头交代机器人行为的时候,立即一个蒙太奇,就解决了现在电影需要电脑特效的镜头
全程严肃脸,笑不动。果然是好多人寻找记忆的作品。不过片子做的还算认真没有流于浮躁或敷衍,玩乐、粗糙的表面下是一部似乎有所突破的作品,不落模仿(E.T.)的窠臼。作为老片子,很多情节桥段也为后面很多片子所采用。制作组敢玩儿。
比较早的讨论ai的科幻片,但是情感上的创作比科学上的讨论更多,所以当成喜剧片来看。不过当坏人打它的时候,真的还是快哭了。小时候只在电视上看过一遍,许多场景却历历在目,可能因为那时候的电影会很用心去堆积一些小细节吧
片子是好片子。小木偶希望变成真正的男孩,机器人想融入人类的生活,泰迪想被当做人类看待。为什么每个编剧都认为只要不是人就想往人类这个乱七八糟的体系。
小时候就看过了,五号被砍的时候流了很多鲜红血液一样的液体,还有最后变成金色的外壳,这两个画面印象很深,还记得当时哭的很伤心呢
续集以前倒是没看过,不过大同小异,没有第一部冲击性那么强了,不知道后来皮克斯是不是受了这个启发才搞出了Wall-E
意外的好看,主要在于把机器人当成一个初到社会的孩子,好奇天真孩子和鱼龙混杂的大都会的碰撞,挺有教育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