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洪智育
编剧: 洪智育
主演: 温升豪 / 杨谨华 / 许安安 / 李兴文 / 张书豪
类型: 历史
官方网站: http://www.1895.com.tw/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客家话 /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上映日期: 2008-11-07
片长: Taiwan: 110 分钟
又名: 一八九五·乙未 / 1895 / Blue Brave / Blue Brave: The Legend of Formosa in 1895 / 1895 in Formosa
IMDb链接: tt1329469
一八九五的剧情简介 · · · · · ·
清廷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签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一八九五年五月,日本能久亲王赴台接收。同月,丘逢甲建立台湾民主国,反抗日人统治。苗栗地方的秀才吴汤兴(温升豪 饰)受丘逢甲所托,筹备义军。吴汤兴宅心仁厚,深孚众望,妻子黄贤(杨谨华 饰)深明大义,一时间,当地豪杰徐骧、新竹姜绍祖等人纷纷投入麾下,义军同仇敌忾,欲将东洋番打出台湾。
义军利用地形优势与日军展开游击战,部分弥补了武器的劣势,同时,不甘被异族统治的山贼林天霸也带着自己的队伍加入了义军。六月二十四日,日军发动了针对桃园和新竹的进攻,义军的处境愈发困难,但吴汤兴等人的坚决反抗,激发了更多台湾人抵抗的决心。
是一部宣传客家文化的定制片,剧本改编于一个大文豪的原著小说,忘记是什么名字了,最可怕的是剧本也是他写的,然后导演又是一个不敢改剧本的导演。故事形成了三足鼎立,望归的女人,抗日的男人,有情有义的日本侵略者。从一而终的音乐完全不顾剧情,可怕的是这种做法竟然让分散的剧情没有影响到氛围。
为什么在内地不给上映?是心虚了吗?这么好的一部电影,最最应该看的不是台湾人,而是我们这些只顾自己伤痛,而忘了被割让的台湾是多么的无助和痛心的“无知”。电影里面常常有这句台词,援兵就快到了,可是他们等待的援兵永远也不会去了。台湾是被我们抛弃的孤儿,一直以来我们想要就要,想丢就丢!
同是表达台湾的伤痕,《赛德克.巴莱》走的是阳刚路线,夹带着原始文化的粗犷,守护自己的图腾。《一八九五BlueBrave》则相对阴柔,有着浓浓的汉文化气息,无处不透着家国天下的情怀,“保家不成,愿作英魂”台湾的忧郁自此而始。郑伟杰的配乐很好的表现了台湾的忧郁与凄美。
一部小成本制作,讲述一段历史插曲。片子节奏很缓慢,但是又慢得恰到好处,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娓娓道来一个久远的故事,展现了很多细腻的东西。摄影色调有一种很温润的美感,把古老的乡土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很出彩,委婉动听,跟片子的基调配合得很完美。
一开始是想看客家话电影的看了和我爸说的不太一样地方不同果然还是有差的~其实作者想表达什么呢战争本来就是很傻逼但是效率又高的事情给霓虹人那么多独白让我想到父辈的旗帜/硫磺岛家书怪不得弯弯那么亲日善解日意啊!但是还是被阿英讲的“我可不想忘记自己的名字”感动到了
在一部以日伪在台湾殖民为背景的《海角七号》风靡大江南北时。同期的另一部台湾2008影坛力作《一八九五》却显得悄无声息。而本片正是讲述了台湾土著人民在1895年奋起抗争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虽然当年的抗日以失败告终,且导致台湾直接陷入长达50年的日伪殖民时期。
客家话(半混台语)的爱情文艺反战抗日片!(1)没想到抗日片还能这样拍........(2)用方言拍摄的反战抗日片,让人想到《金陵十三钗》,不过这部片的剧情更加合理些,虽然在战争部分比较淡化(猜是经费关系),改用比较文艺的方式呈现,不过效果挺好的
大清朝举国之力已经不能抵抗日军。却委托台湾人民抵抗。我呸。。。。台湾。美丽的岛国。明朝隶属了。清朝隶属了。割让给日本了。台湾的帅哥们还在抵抗。我擦。这什么事啊。看到我半夜难受的要死。历史不可思考不可思考。不可思考。给抵抗的先烈鞠躬了。
远离中原的福尔摩沙,国境之南的美丽岛……糯软的客家话之中,何谓家国?一个孤岛的人民,何谓归属感?“东洋番要来,我们怎么办?——那日子还不是一样要过。——可听说我们要改成他们的名字,我可不想忘记自己是谁。”
整部电影都是台湾客家话,没有恢弘的战争场面,但台湾客家人抗击“东洋番”的壮举,依然人敬佩,片中那种坚贞不渝的爱情同样让人敬佩,片头吴汤兴对黄贤妹的信任,片尾黄贤妹投井被救,又绝食而死,都是万年不朽的故事
我看完真心觉得自己圣母病已经到了骨髓。土族人死了我痛苦,客家人死了我痛苦,土匪死了我痛苦,日本人死了我还是痛苦。这圣母病到底怎么治。。。应为国家计,偷生降夷狄,这个镜头应该是全剧最牛的镜头了。
如果不是为了杨谨华根本看不完这部片子,大篇幅毫无节奏的抒情实在是对人物刻画无力,连个历史片都能拍出个文艺片效果来有多神烦只能自己体会,更别说说客家话的台湾人和说德语的日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