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时期政治思想犯的电影很多,我也看过几部,但这部的角度比较独特,主要讲了面对这样的人生,母亲是如何选择的。虽然电影的节奏有点慢,但看了一会我就被感动到,很想做一个这样的母亲。选择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就不会为眼前的困难所困,永远给家庭及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带来了能量,让大家的心始终都在一起。而人生走一遭,能感受到爱,因爱而活就足够,选择了一条路,就要有足够的力量坚持下去。虽然后面母亲的心也会喜欢上他人,起初我也不接受,可后来一想,母亲也就是普通人,这样一想便释然了。谁都不是圣人,首先要做一个活生生敢爱敢恨的有学有肉的人,才有力量给他人带来爱的力量。
影片中共有5个角色先后死亡:一是佳代的舅父,他不畏强权,大大咧咧,什么都敢说敢做;二是佳代的丈夫,他即使被胁迫了生命,也坚持正理;三是佳代丈夫的妹妹,她年轻美丽,却在回到广岛后,于3年后在原子弹的辐射折磨中痛苦死去;四是暗恋佳代的山崎君,他孤单、笨拙、老实,从不越界,却拥有一颗最善良真诚的赤子之心;五是佳代自己,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她已经白发苍苍,躺在病床上,她说,她想要一个活生生的阿爸,而不是魂魄。电影从普通日本民众的生活出发,反映了战争年代的幸福是何其不易,老百姓们都在战争中随波逐流,无法自己……
63演40的少婦毫無違和感。前無古人的顔,演技再好都可以謙稱爲點綴。電影的隱忍風格已到極緻。丈夫死在牢裏,恩人死在海中。死的人,悄無聲息。活著的,天大的委屈,年深日久,也衹無言承受。愛和痛,衹在山君被徵入伍前突然的訣別中、哭聲里:爲什麽!要抛下我們…(其實詰問的是時和命,什麽都奪走)
山田洋次和宫崎骏一样令我敬佩,因为正视历史。战争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看到这一家人深受战争之苦还是很令人悲哀的。因为反对战争被关押致死的父亲,因回广岛侍奉母亲死于原子弹的姑姑,战争末期被征兵死在太平洋的小山,无辜的平民为军国主义付出代价,多么不值。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母亲泪目。
这一部片从日本普通百姓的视角来展现战争,实在难得。其实日本二战最大的罪犯,正是日本天皇!发动战争的代价由民众承担,为了统治者自己的利益而发动的战争,粉碎了就像本片里的母亲一样的小家庭原来的幸福!战争结束后,却仍享受着元首的待遇!对天皇审判的免除,正是军国主义之魂不死的最大原因!
这次的二战反思有新意,重点没放在一贯叫冤的大轰炸末期,而是太平洋战争前社会经济已开始显露崩溃的肇始期,对军国主义对社会对人民的欺瞒与伤害做了较深刻真诚的反思。每个人物的细节依然可爱而可叹,是山田洋次的一贯功力,热爱生活本身是暴力的最大抵抗者,也可叹东亚的自我牺牲文化是多么自虐。
我想要拷问战争我痛恨战争对时代对家庭的扭曲和改变电影娓娓道来的刻画出一名典型的东方女性她或许是那个时代日本母亲的缩影她首先是一个女人需要生活的力量她需要男性家庭顶梁柱但作为母亲她对感情是隐忍的她对待孩子是温柔智慧的她对待世俗和战争是有自己的风骨和原则的她是坚强的也是伟大的母亲
有个场景是,杉本说野上的材料得重写,卢沟桥事变不能写为“战争”,而应当是“圣战”。野上问自己昔日的学生,你真的觉得卢沟桥事变是“圣战”吗?战胜国也好,战败国也好,战争带来的创伤都是巨大的。日本的影片向来善于表达克制的情感,然而就是因为克制,就连欢笑也让人感受到深深地叹息。
山田洋次老先生真是国宝,好久没有遇到如此真挚动人的佳作了,各种生活细节的丰富使得不论男女老幼人物鲜活生动。没有人比昭和美人吉永小百合更适合这个角色,表演厚重而自如,加上配角们的精彩演绎也是如众星捧月一般,结尾父亲的独白不仅是对妻子的赞歌,更是深刻拷问战争对人性的残害。
情感细腻绵长,是典型的日本风。长篇累牍描绘父亲在坐牢,母亲照顾家庭,并给父亲带各种书籍。相较而言请注意相较而言,思想政治犯过得不错。随后的重头是无父无母的学生如何照顾她们母女几个。爱上师母最终没有结果,在临近日本投降前去当海军,不会游泳的他,葬身鱼腹
山田老师的电影总是能够打动人!并不认为六十岁的小百合饰演母亲会显老气,只有那种深凝在脸上的浅皱才是那个年代下母亲的真实写照,更何况小百合依旧很美;看到四十年代的日本,感慨似曾相识的天朝某时期,真是幽微巧妙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我还是不同情他们的遭遇,因为大家彼此彼此。挺好的,山田洋次的历史观还是很正的,日本人扭曲的历史观需要这样的作品扭转过来。自己的历史都不敢面对,卖弄受害者身份可是会让人更加厌恶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