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盛产阳光、大风、火灾和疯子的西班牙小镇上上演的女人们的生死爱欲和三代人的情罪轮转,风土人情、伦理关系、宗教信仰均有涉猎,阿莫多瓦的独门秘籍是将粗俗的情节剧提升至圣洁的境界,凄风苦雨浇灌出幽默达观,女人可以把泥淖的沼泽化为绚烂的生命之花,正如片尾那段摄人心魄的声画配合所呈现的;以及西班牙热烈的民族性和宗教的爱的驯化之间的矛盾,在阿莫多瓦其他影片中体现得更明显,令人想到会饮中的爱的阶梯。日常情景中多快节奏的剪辑和对话,明艳的色彩(布景道具服饰)以及敞亮的布光,内心戏和交流秘密时使用侧光、暗影和低调光。男性的掠夺,女性的自卫/报复,母女/姐妹间的误解和隐瞒,炽情和怨恨的化解,爱的布施,构成整个伦理结构。处理尸体的过程被描画成令一个主妇焦头烂额的日常事务的一部分,并不比她其它的责任更甚。配乐赞。
若是习惯阿莫多瓦“西班牙故事会”般的剧作,如此拟想化的女性视角便见怪不怪。在平行叙事里穿插两条关于“缺席”与“回归”的秘密,倒转三代回忆,使得氛围是极好的。在剃去理性的世界里,作恶叛离的男人将被自然淘汰,女性的全身而退也即当拥作一团的坚忍,善良,独立等良好品质,这种全知视角带来的共情把佩内洛普推上了宝座,即便不圆满,也是如风车般自在的。没有男人,生活多美好。
阿尔莫多瓦我看得不多,但每一部都喜欢。三代女性对男权体系的抗争最后以弑父并埋葬的仪式而告终,女性忍耐痛楚并实现自我营救,最终营造出一个消解了伦理秩序的理想主义的女性世界。所有女性亲友之间也有男性主流影片中的义气与宽容,但叙事手法又格外节制柔情。PenélopeCruz真是板鸭国花啊。
一反裸体性爱变态爱情,影片讲述女性主义家庭温情故事。“回归”是指母亲的死而复生,当年大火烧死的不是她而是丈夫情人,由此牵出一个隐藏许久的秘密:雷蒙达被父亲强奸怀孕而母亲一无所知,知道后她愤怒下放火烧死丈夫。片中角色相互间均有隐瞒,暗示疏远隔阂。男性几乎缺席,塑造独立自强女性形象。
还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吧,也是阿莫多瓦对于之前电影所探讨的一次总结吧,借由母亲最后的回归,彼此在一起互相依靠,需要彼此给自己的生活的烦躁带来缓解,见到母亲时马上离开又折返,娓娓道来的秘密,怀着愧疚与爱所有的误会都消失,只有想要在一起生活下去,至始至终男性在电影都是一种道德缺失的位置~
女性主义大师。本片是阿莫多瓦所有影片中最钟爱的一部。虽然故事有一定的戏剧性却因其生活化的场景和对话而真挚动人。男性角色在片中几乎寥寥无几且都是作为陪衬出现,他们大多还是施暴者。阿莫多瓦片中的女性多是善良,勇敢却有着悲惨命运的新女性,她们独立不依靠男性,即便不富裕也可以活得很潇洒。
时隔多年,又来重温一次,永恒的经典,女人就应该独立、坚强、勇敢、宽容,用温柔的力量融解世间的一切不公、邪恶、暴行,在这个男权社会,最惨的不是被男性蹂躏,而是在男权意识的操纵下对同性的冷酷与漠视,那才是最大的悲剧。无论世事艰难,都要活得漂亮磊落,不卑不亢,与每一位认真生活的女性共
3星半。对女性的关怀让人不禁感叹阿莫多瓦的“柔”。使用大块大块的浓郁热烈的颜色,太满了;剧本差口气,在轻描淡写谋杀,试图抛开男性讨论女性的时候,没有女性讲好女性,未完全跳出本质主义的女性主义观,女性依旧为男性所累。佩内洛普·克鲁兹美则美,但演的稍过用力。
非常出彩的剧本,探讨了许多方面如底层人民的生活、家庭关系、封建迷信和性侵等,且都刻画地有血有肉。颜色非常丰富,然而太过鲜艳则显得艳俗。骚潘的哭戏虽然可圈可点,但一半以上的戏都眼眶含泪反而有点刻意。最后戛纳影后给一个就够了(甚至一个都不给也可以)
阿莫多瓦简直是生来就要拍女性电影,看这个开头谁能知道是这个走向啊。女性的命运有如回转的漩涡,在男性的阴影不断重复着,这本身就充满荒诞、讽刺、哀伤与绝望。且不说佩内洛普克鲁兹,其实片中的每个女人都很美。
回归吧,带着憔悴的面容,时间的雪,在我脸上留下痕迹。感受吧,这只是生命的一个瞬间,20年的光阴只是转眼,火热的眉眼,在黑暗中追逐着你,呼唤着你。活着吧,我不屈的灵魂,带着甜蜜的回忆,我再次潸然泪下。
阿莫多瓦用这部片子征服了我,每一个女性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辉。大量明快的色彩和生活形成巧妙的隐喻,混合了各种风格的故事真实而又玄幻。我们也许都有所恐惧,可是生活还在无情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