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的电影,算是金基德电影里最柔和的一部了。依旧是各种隐喻和物化象征。不过看到最后才发现,最大的象征就是贞花是肉欲的象征。男房东因为他唤起了欲望。房东儿子青春期因为她无法安耐自己。就连一向厌恶她的房东女儿也因为一次窃听走进了她的世界。浅层次的内容是在探讨对一个人的认知是身份认同(雏妓)还是精神链接(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容是男权对女性内心深处的性暴力压迫(女性是欲望的载体)结局还是金基德风格,只不过不像后来电影那么残酷和极端。如果金基德电影在中国传播起来,他可以被封一个“戒撸大师”的称号。充满了情欲的电影,不能说是色而不淫,应该是“性”真残酷,一点也不美好。
我觉得雀笼小客栈的翻译最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客栈不大,能容下人间疾苦。影片的情色是个隐喻,谁又不被生活奸淫甚至强奸?每个人因为出身,学识,际遇等等被限制在某个局限性的空间或时间内,做些违背梦想甚至道德和法律的事,会被周围人嘲笑和侮辱。这个过程中或许有人出来怜悯,提出帮助,但终难免逃脱每个人的宿命!男老板对于年轻女孩渴望,想要呵护,却又要面对老男人的各种无奈。儿子青春期的性冲动,和出入社会陷入骗局。女儿的虚荣心好奇心,从难以接受,到了解走进尝试,这都是宿命。金鱼被放生到海里,能幸福的活着吗?跟踪一幕和水中镜头还是很有想法的!
套用挪威剧《羞耻》第二季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Everyoneyoumeetisfightingabattleyouknownothingabout.Bekind.Always.”这里的everyone指剧中所有的人物,他们都经历了很多,不管是两位女主、冲动的男房东、他性启蒙的儿子、来勒索的男人,他们都有柔软的一面。PS:女主好美!
一个跟电影无关的小脑洞。妓女这种职业真的可以称为光荣的劳动者了吧?一是有意义,因为她们真实的满足了顾客真实的需求,对比,正经的小螺丝钉们存在的意义主要是把工作流程变得更复杂吧;二是人家凭本事赚钱,完全是诚信劳动者了,可没为了赚钱编造出一套概念洗脑大众哦。唉没办法,这年头儿干实在活儿的人待遇低呀。
工人每天修船,却没有一艘船可以载他远航。妓女终日做爱,却没有一份爱能够给她依赖。宽恕在照片里定格,善良在海中央游荡。金基德的眼中,故作清高与自我标榜,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恶毒。贩卖贞洁来拯救欲望,是另一种层面上的高尚。每个人都像是水中的倒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永远看不清自己的模样。
在铁架上的性爱场面金基德拍出了水准,很棒。电影具有很强的诗意,贞的美丽寡言,惠美的刚烈直率的人物形象,导演用大海、金鱼、鞋将其影像化,不需要过多的台词和表演就能将其呈现出来,这就是一流导演的能耐,人物关系的变化也通过视听语言的变化在改变,很妙,算是影像代指情感物化分析的教科书了。
辩证贫与娼,欲与纲,纯洁与肮脏。女人是母亲,妓女如圣母。为什么文学家艺术家多对妓女持怜悯与袒护的态度,妓女是一种按劳分配的职业,不坑害别人,不窃他人之利,收入光明得很。再者,妓女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不一定是随便的,更不一定是物质的,比某些拜金女高尚太多。最后,她们大幅降低了性犯罪率。
金基德片子中的主角大都是肉灵分离式的,一方面她们身陷泥潭之中,另一方面她们的精神又高尚纯洁,而想要了解金基德的人物只有抛开世俗观且尝试接受他构建的三观;正如《雏妓》中的慧美那样,非真正达到平等去正视和理解贞,就无法洞察她的美,而只能看到一个肮脏下贱的妓女;看来有些能理解席勒的画了
昨天看了雀笼小客栈。也叫雏妓。先前看的那部是港片,虽说我觉得也不错,但评分倒是蛮低。金基德的片子似乎总是和妓有关,但是又没有她们身上所应具备的风尘气息,温婉动人着,脱俗不可方物。这部片的情节简单得不像金基德的作风,但又处处埋着隐喻和令人费解的地方。油画和金鱼,墙上的鱼,滚着的雪球
一部较为高级的情色片,处处暗含伦理悖论和底层社会艰难生活的浓郁底色。贞美丽寡言,暴露身体隐藏内心。慧美刚烈,隐藏女性的身体暴露稚嫩的情绪。影片以符合人物性格特色的方式,较少使用对白,多以大海、鱼缸、金鱼、拖鞋等沉默而灵动的物象起到影像和视听层面的指代与隐喻。
美好的存在没有任何限制。被女主吸引。结局很感动。每个男人丑陋的欲望都在这个女人身上暴露无遗。可笑其他人还故作清纯正直。要想知道一个人是什么人,只要看他对待妓女的态度就清楚了。愿所有心善之人还能被世界温柔以待。但可能吗?我相信人心向善,为此,愿赌上我的命。
金鱼乌龟席勒的油画海浪灯塔很多意向…本以为是一部普通片子,女主真的美像一阵南风,世人无论男女在面对女性问题上时都是站在男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女性就应该保持贞节而男性冲动只是因为荷尔蒙,影片开始时贫穷鄙夷娼妓也真是一道讽刺啊,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