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电影,就像在听一个大姐,在慢慢地跟你讲述她对姥爷、对自己童年的记忆。长大的小兰,那么孝顺,那么辛苦。嗯,真是好人。如果真的有小兰,现在应该差不多退休了,可能有孙子孙女了。爷爷演得也好,老戏骨就是稳啊,不知不觉打动你。火华哥那时候好年轻。结尾看演员表才看到有马思纯。影片后面,妈妈那封信感觉语气跟前面很不对。原来过去十年里爸妈来的所有的信都是姥爷写的,怪不得什么事都知道。姥爷扯谎了,姥爷真好。
这部电影如果是韩国拍的,你一定会哭,韩国电影中的亲情或政治,都是释放的,是怒吼的,像火。这部电影就很中国,中国人的情感,无论对待亲人还是政治,都是很克制的,很沉默的,像水。电影的主线是亲情,而无数个侧面和细节,全都指向那个年代的混乱与狂热,“76年的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在一个淮河流经的皖中小城,姥爷的兰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十岁的时候在家看了这部电影.当时不懂邻家姐姐为何而死,不懂小蒋雯丽的天空为什么总在下雨,也不懂最后为什么,把明明爷爷这辈子最骄傲功勋,要像个小偷似的放进棺椁...长大了慢慢明白了.这些年看的电影也约莫上千.但它却在我的记忆里烙的很深.不知道女主演姚君现在如何了?或许没在拍戏了.重温前写这么条小短评,看完再回头来看看罢
他一针一线,一粥一饭,一日复一日护你周全。他年纪八十九,酒龄八十八,像个屹立的不老神话。然而你一天天长大,他一天天老去,终有一天怀抱着娃娃垂下了头。好人去了天上,坏人去了地下,只剩画了一墙的兰花郁郁葱葱,像他教会你的一字一句,青春永驻。老头老太太你们看呀,我长成了大人模样,想起你们却还是哭得像小时候挨揍一样。
电影结局很善良让姥爷安详离去没有一丝残忍的镜头可正是这样让我哭的泣不成声上次哭成这样还是看嗝嗝老师感同身受是最大的情感催化剂原以为我们指的是小兰与爸妈原来姥爷用一生教会我如何做一个像兰花的人八年了在远方的你可好啊我想你了爷爷你一直都没有从我身边远去一直都没
剧情倒是蛮简单的,不过胜在真切感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最好的素材,蒋雯丽用到处女作里面很聪明。回环式的结构首尾呼应,雏鸟反哺的归途把祖孙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姥爷说骗人的死后会到地下,却用善意的谎言影响女孩的整个人生——终将天上见。
520的日子里把片子的尾巴补完。然后为不能去看胶片版的《杀死比尔1/2》而愤懑。好在有美食解忧。答辩听得人心空落落,于未来更多的是渺茫。感性依旧大于理性,好在还有两年时间混迹于校园中,再多沉淀沉淀,一切都将会过去
如果一个创作者将他的真情、真诚都投入到作品之中,观众是能感受到的!影片就像一首诗一样娓娓道来,虽然在许多方面还略显青涩,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最重要的是与观众产生共鸣。还有,朱旭老爷子的表演真是感人至深!
人物生动,故事有趣,情感真实,细节动人;镜头有几处不太舒服;后十分钟不敢看;当女孩第一次知道死亡是什么时候她便开始懂得什么是在乎。跟《我们俩》相比较,少了人物情感的慢性转变,多了细致入微的生活状态。
一直到现今社会阶级观念依然很明显吧,影片中的姥爷好温暖,将父母的角色一并扮演好,冒充父母写信给晓兰的真相真的好催泪,这部片子提醒大家珍惜家庭的温暖,否则等到失去的时候,就只能天上见了。
影片中规中矩,7分,其中分值大部分都归朱旭老爷子。我后边的观众哭得稀里哗啦的,我是不是该检讨一下?我只在小姑娘错过姥爷下葬的时候稍微难过了一丢丢。20170507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店1厅
祖孙情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若能展现它,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部作品,浅显却美好,细细的雨,浇灭狂热时代的余韵。不过可惜的是,离润物细无声还是有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