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哥德昂·布克哈德 / 娜塔莉·爱娃隆 / Rolf Kanies / 米高·文度 / 约翰·弗里德曼 / 凯瑟琳·弗莱明 / 古德伦·朗德格里比 / 凯·魏辛格 / 迈克尔·布兰德纳 / Mark Zak
导演:马库斯·罗森穆勒
语言:德语
地区: 德国
编剧:马库斯·罗森穆勒 / Stephen Glantz / Kris Karathomas / 诺夫·舒贝尔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11-10-06(德国)
别名:爱乐时光(台) / 大时代小神童(港)
用户标签:德国,音乐,军事,德国电影,战争,童年,剧情,2011
片长:100分钟
imdb编号:tt1710625
德军无预警出兵俄国攻陷乌克兰,种族原本和谐的关系渐趋紧张,但天真的孩子间并无受波及,来自德国的汉纳是钢琴天才,与犹太裔的阿布拉夏、莱莉萨,透过音乐建立起密不可分的情谊。良好世家培养出来的乌克兰音乐双人组神童天赋异秉,是苏联官方指定的表演嘉宾,备受重用。获选即将前往国际进行巡回演出,出发之际突传纳粹对苏联发动战争,德国家庭亟欲脱身返回德国,莱莉萨说服家人收留他们全家。
德军进入乌克兰之后,大刀阔斧的没收民间财物,甚至孩子的乐器,这些强暴动荡并没有打垮三人的友情,反而加深彼此的信念。此时热爱古典乐的德军少校亲赠汉纳一把名贵的小提琴,更主动提议栽培她的音乐才华,感动于心中的汉纳却浑然未察觉,那些对自己呵护备至的大人,竟才是这起分化人权与友谊历史事件的决策者。汉纳的父母在女儿央求下,极尽所能挽救两兄妹的命运,于是选择在大剧院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领袖寿宴音乐会,力邀两位神童表演,盼望藉由音乐的感染力修补战争的伤痕。
拍摄本片灵感源自耳闻于导演父亲所经历的动乱时代,改编成电影。片中所出现的古典音乐,搭上刻骨铭心的友谊情节,营造出强大的情感力道,散播无限感染力。这些才华洋溢的音乐神童,除了媲美莫扎特般的高超音乐技能,他们精采绝伦的现场演出,除了使观众享受如国家音乐厅般等级的表演,也令人赞叹年轻学子的无限潜能,激励现今对于艺术与音乐负热忱的青年或孩童。
首首动听经典乐曲,感动萦绕你我心间
电影配乐特地邀请Martin Stock操刀,身为当今德国最抢手重量级作曲家,以全方位的乐风著称,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走出寂静》、《冰淇淋的滋味》导演Caroline Link的御用配乐家,也曾任嘻哈团体BUSHIDO制作人,获得两座金唱片奖。不被音乐类型束缚的马汀,不只主流广告厂商相中他为BMW、Microsoft、西门子等全球性广告配乐,更受非主流艺术界的欢迎。
悠扬动人的古典曲调贯穿全片,重新诠释多首经典名作撼动全场观众。此次与片中童星Elin Kolev的合作最为亮眼,两人携手合奏电影的主要歌曲莱莉莎之歌《Larissa's song》,钢琴与小提琴的完美结合,衬托那充满情绪的一幕,尤其特别令人激赏。
片中的音乐“Larissa''ssong”,在剧情中反复回荡,旋律消逝的时候已然心如止水。德意志民族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哲学、音乐和啤酒。哲学可以带来省悟,音乐能够感受美好,啤酒则让人醺然享受人生。谁的过去没有罪孽?无论前世、今生,还是国家、个人。而在历史面前,德意志给了全世界一个榜样,就是用忏悔和救赎,拯救了自己的灵魂,因而涅槃重生。而某些曾经倒在废墟里、深陷罪恶泥沼的巨人,影子虽然站起来了,身躯仍然腐烂在那里,这才是细思极恐的事情。
杨慧老师,纳粹题材电影。摄影好,色彩搭配很好,暗光摄影惊艳。音乐响,有人私语,开场就是流水线气息,很奇怪这样的工业制品竟然也没有高潮。无史料价值也无反思作用。强调犹太人“神童”,犹太人作为文化上和经济上令人仇恨的对象。为了生命演奏,现代文明对完美社会之规划,刈除劣等犹太人。
最后两个犹太孩子是在用生命演奏啊。党卫军军官提出他们要表演一场完美无瑕的演奏。因为父母被抓,小女孩思绪纷乱,已无法集中在音乐上,最终还是迎来死亡的结局。多年后,老去的小伙伴重聚,唯剩孤独的两个灵魂。而男孩从此以后不再碰琴。德国小姑娘演的太呆,虽然长得就是面瘫。
就踏实实把剧拍下来,故事讲完整了吧,但是这样来看放在现在与国产电影对比也挺可贵的了。德国很多电影都围绕二战为背景,即便如此,讲的故事也未落入俗套。影片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被屠杀的犹太孩童,我认为此片充满敬意。
就事论事的说能领会想表达什么但并没有拍得很好。孩子们互动过于生冷而成人缔结情谊又太热络,如果艺术无国界显然它也没有发展出鼓舞人心的奇迹有没有想过不合时宜的暗示机会才是跌入深渊的绝望这是我最近学到的。
我真的是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欧洲人或者希其这么厌恶犹太人,以至于做出这么丧心病狂的决定。仅以此片纪念在二战中被屠杀的600万犹太人。600万生命啊。友谊虽可超越国届,但在这大背景下,难免显得过于残忍。
-为什么汉娜忽然成了敌人?-因为大人都是白痴。在那样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不得不承担着本不属于自己的罪责。音乐真的很好听,不论是交响乐版本的、小提琴版本还是竖笛版本,听得心都化了。
爱乐人生的名字更好不谈演技剧情方面很棒完整的让我们看到了苏区人们的生活不要说妈妈自私老师多事只是大难面前难得有孩子们那般金子般的革命友情只是最后我想知道男主结婚了?
德国电影看的不多,本片摄影配乐不错,就是剧本编排的有些缺乏力度。神童小姑娘真是好看呀,不能自拔。犹太女教师战斗力爆表,独臂红军一枪未发,真不是黑毛子?
德语课上老师给我们放的电影,刚开始沉浸在这节课不用继续学形容词变化的喜悦中,后来就越来越沉重...嘶...这类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拍都很能击中人心了
两个音乐神童,在战争中被迫逃亡,逃亡中被迫演奏,两家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故事,逃到小屋被发现,工厂底下不见天日,残酷中,音乐是最美好的东西
我真的很討厭戰爭片,無論從這苦難中誕生出多少花朵,戰爭依然醜陋。也許只有在非常時刻才能體現出人性中善良的光輝吧,但這也太可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