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安杰依·瓦伊达
编剧: Aleksander Scibor-Rylski
主演: Jerzy Radziwilowicz / 克里斯提娜·杨达 / Marian Opania / Irena Byrska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上映日期: 1981-07-27
片长: 153 分钟
又名: Man of Iron
IMDb链接: tt0082222
文卡尔是华沙电视台的编导,由于格丹斯克造船厂正在爆发激烈的罢工事件,因此电视台派他前去采访。当文卡尔乘车来到事发地,却发现已有司机接站,并且后续的接待都很周到。但是,当他见到傲慢的政府官员巴迪后,才发现自己成了资方与当局勾结的牺牲品。后者企图通过媒体混淆视听。而文卡尔的任务是冒充劳方的同情者,混入罢工委员会。
违心做了卧底的文卡尔,深入接触了罢工运动领导者托姆楚克,并在调查中发现了其父劳动模范比尔库克的死亡悬案。此外,文卡尔还遇到了并肩作战的情侣,丧父而坚持信仰的旗手,甚至还有临时起意的叛徒,在复杂的心理搏杀中,他的良知与专业精神,使他逐渐对劳方产生了怜悯与同情,然而事情远比预想复杂得多……
本片获第3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叙事上并没有较第一部有更多的创新,且前半部节奏缓慢,在这方面是不如大理石人的。只不过续作的优点在于引入大量史实,很明显用LechWalesa的身平塑造了一个在波兰政治运动漩涡中的领头人物。现实感上并不强,但其历史观点足够突出。Wajda这里对于主要人物的处理也非常细心,既接续上部,也独立成章。
瓦伊达的史诗杰作,通过广播节目导演温克尔的走访调查,运用大量人物闪回和原始素材,还原马切齐克的生平经历,勾勒一幅跨越1868-1981的波兰历史画卷,展现罢课和罢工等尖锐社会冲突,描绘动荡不安的社会景况。明显左翼立场,批判专制统治,歌颂工人运动。历史现实主义题材,逐渐揭露真相,写实性强。
对当下社会越敢于迅速书写,价值越发珍贵,即使是伪纪录式的排演,也比事后搜寻记忆的纪录片真实震撼。开头声明虚构却真实纪录下团结工会摇撼集权政府之始,主角故事又说明革命必须要有爱情才不会被权钱腐蚀。媒体人面对体系的惊恐颤抖情绪最能说明恐怖的一切。该片的诞生又说明宗教对波兰较开明的影响
粗糙而昏黄的颗粒感般的工业气息的时代还原与将时代资料以新闻记录的样式编排成为富有真实性的画面,感伤颓唐的音乐与带有时代焦虑情绪的空镜头更是加剧了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割裂感,这些元素共同促成洋溢着激进色彩的金棕榈,瓦依达用一种事无巨细式的铺排展开了他的自然主义,带有强烈的时代敏锐感。
或许不太合我的口味。虽然看了两遍,还是只能给四星。里面那些纪录片式的镜头非常棒,温情的地方也很感人。可是仍然觉得电影很表面化。电视台编导是一个怯懦的酒鬼,这个人物没有承载力。这次采访不太可能成为他的良心发现之旅。他的采访对象都是有朴素正义感的普通人,可是政治从来不是朴素的。
一个记者经过走访从众人的回溯中和盘托出一个罢工领袖的全貌,每一个受访者对主人公评价的差异使其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发生了多次转折,整部电影可以称得上是另一个版本的《公民凯恩》。但是能看出瓦伊达以及片中记者最后基本是站在主人公这一边的,跟《凯恩》那种对复杂人格的保持距离很不一样。
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伊达以令人震撼的良知和勇气拍摄了《大理石人》以及续集《铁人》,塑造了独特的写实风格和冰冷残酷的基调,在反映工人运动、塑造英雄、记录民族的同时,饱含让观众感知和感动的社会关怀。优秀的新闻片剪辑的使用成为了《铁人》的一大特征,这使得它看上去真实无比。
乱,脉络、编排混乱;时代展示也未尽心力。既没有作品上的高度、硬度(平衡、稳定),也不能窥见时代的模样。所幸的是,环境和群演不需费力布置、化妆。及格分。片尾青年naive的样子,东欧人民多奇志呀,时代、环境形成了各种角色。有教父和纸牌屋的灯塔国,胜出不是没有道理。
八一年金棕榈,政治味最浓的一部。对记者参与事件调查人性搏杀的套路天生反感,彩色/黑白转换未见惊奇。废金属冷硬色调却通篇柔光也是蛮矛盾的,近景摄影与前者表现出电视质感,好在与纪录片段可以自由混剪。直接突岀瓦文萨就是司马昭之心了,片尾曲不错,铿锵悲怆,倏然黑屏。
第一眼看到《铁人》这张充满政治隐喻的电影海报时候就想看这片子。这电影是《大理石人》的续集,戛纳双奖。穿插的视频素材像纪录片一样真实的描绘了当时波兰的社会面貌,以及波兰人民在面对体制不公平时候的声音与沉默。直指尖锐的社会问题,人物也拥有强烈的道德意识。
3.5;《大理石人》续作,不仅结构与人设上基本一致,追求自由的主旨也一脉相承;相隔十年,普通民众更具抗争精神,父与子的对比相当明显,但究其内里,仍是专制体制下的蝼蚁;同是深入/参与「真相」者,记者文卡尔形象比上集女导演饱满不少,更能体现“道德焦虑”。
真实的没有缺点,越到后面人物越饱满,无一不在触动人心深处,社会的不安不止的罢工,资本只在乎利益不同情群众的恶习,结尾的光明留下希望,想想活在社会主义下的我们,真的对你生活的地方表示满足吗,还有那些说拍不出好电影的,为什么不思过根本原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