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Claudia Cardinale / Jacques Gamblin / Denis Podalydès
导演:吉安尼·阿梅利奥
语言:法语
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 阿尔及利亚
编剧:吉安尼·阿梅利奥 / 阿尔贝·加缪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11-09-09(多伦多电影节) / 2013-04-03(法国)
别名:Il primo uomo / The First Man
用户标签:法国,意大利,加缪,法国电影,文學改編,剧情,Gianni_Amelio,电影
片长:100分钟
imdb编号:tt1349457
电影改编自加缪未完稿的自传小说《第一个人》,意大利名导吉亚尼·阿梅里奥(Gianni Amelio)在影片中为原著的空白处补上漂亮的几笔。
故事聚焦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当童年时代的男主角回到阿尔及尔探望母亲时,政治动荡也山雨欲来。这边厢他在大学发表法国人应与阿尔及尔人和平共存的演说,台下观众嘘声四起。那边厢闪回到童年,道出了这位天才之所以没有被埋没,与单亲妈妈的慈爱、祖母的严苛和老师的洞悉等密不可分。
导演拍得不温不火之余,处处尽显大师风范。《Exclaim》杂志称:“从角色发展到摄影等每个元素,都被精心制作得光彩夺目甚至完美。甘布尔(男主角)和索拉(男主角母亲)的演出独一无二且令人难忘”。影片获得多伦多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加缪自传性作品《第一个人》改编,主背景在1950s后期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兴起期间,一些场景让人想起《阿尔及尔之战》。法国人JacquesCormery在阿尔及尔的童年(1924年),在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期间的回乡之旅,与他的祖母、妈妈、老师、舅舅和从未谋面的父亲…另一层意义上思考阿尔及利亚殖民暴力。
没看过加缪的原著,但这部片子还真不错,每个角色都演得非常好,尤其演男主小时候的小正太好有灵气,演得又很自然,真是太好了!妈妈虽然老了可是好有气质。。。其他的配角也是,每个都很沉默但都很有力量。只是故事整体平淡了点。“在午夜,谁也看不清谁,就被屠杀了。”——阿尔及利亚式悲剧<76>
我相信导演深深理解加缪的用意,因为他的遗作后面一大部分只是只言片段。但是电影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加缪对自我的回忆/探索/定位,电影突出了他作为阿尔及利亚人或者法国人的矛盾,也突出了母亲对于贫困生活的接受但保留的态度,突出了一个男孩长成男人之前的艰难历程。
13年3月27日,周三,MK2Odeon.以缓慢的节奏讲着重回童年故里的故事,一个身份特殊、地位特殊的人凸显出法国和阿尔及利亚间的种种关系,平淡也让人回味。配乐很棒,看的大都是老头老太,而且竟然没有字幕,难道法国聋哑人士没有上电影院看电影的权利吗?
影片的气质惊人(也可能是北非阳光太充足,所以色彩非常明亮)。与其说演员演技好,不如说他们都进入了一种本色出演的状态。以及,讲真,文学大师之所以为文学大师,就在于他们任何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都只能说明电影语言的苍白。
全片有温暖的浅黄色调,我想叫它阿尔及尔黄。电影改编自加缪的遗作,氛围塑造不张扬而大气,很契合加缪作品气质。将加缪老师、母亲、外婆等人对其影响描绘得自然质朴。在回忆的柔和色调里又同时探索殖民与战争问题。实乃佳作!
影片和小说重点完全不同,影片导演加入了自己太多的政治意味,而原作是在于那种对殖民地泥土的质问和“父亲”的寻觅。那种深植于心的荒芜感以及继承家族史记忆部分化解于缺乏深度的政治表达中,作为改编作品可谓失败了。
在剧本尚未完成时,将作者的初稿贸然改成电影剧本的行为真的很流氓诶。尤其是我缪的最后一部小说。原本可以更好的。话说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雅各是照着卡夫卡的模样找的吗??
“cequiécritneseraitjamaisàlahauteurdecequimeurt.”最后的音乐和讲小狗放生的孩子们奔向大海时的音乐是一样的,很美
在法国功成名就的加缪未完成的自传体遗作。归乡的身份认同,民族冲突与殖民主义,灿烂而不刺眼的阳光,运镜和叙事都美极了。
“我从小就知道我不能屈居于此,我有更大的任务……”加缪试图以其童年的记忆连接过去的祖国遭受的悲苦。中文字幕/
“我迫不及待的想离开这个承载童年噩梦的地方,可是我又如此眷恋这个地方,并且我想以我的微薄之力守护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