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写实的黑帮片。从开始的黑帮道义到最后背信弃义,这个过程是在一次次的作案后对身边之人的遭遇和意图的揣摩的过程。度过了年轻懵懂的时期,经历过家庭的磕磕绊绊,这份道义是否还是最初的信仰,雷利奥塔没有明确的说,却一步步的完成转变。说起黑帮片,教父的家族式经营是一个庞大的封建帝国,随着毒品带来的超高利润滋养起来的欲望,本片更像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家史,在私利面前如何自保的过程耐人寻味。除了老马和德尼罗的搭档一如既往的耐看外,这应该是雷塔利奥表现最好的一部影片。
与《教父》系列、《美国往事》并称三大经典的黑帮片,与前两者大不同,最后大佬皆入狱,从小梦想黑帮生活的小喽啰没能成为大佬没能出名反而投靠了警方成为了污点证人。另一个视角的黑帮,也许是更真实的黑帮。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大佬,一万个人中也难出一个马龙白兰度和艾尔帕西诺,多的是无法预测掌控自己明天的底层小喽啰。And有一个点倒是跟《教父》是一样的,永远别相信骗过你的人,不要给他第二次机会。
“打我记事起就想成为一个Gangsta”反派思维太迷人了可能人们喜欢的都是自己本身缺少的开枪用螺丝刀捅把负债人扔到狮子园里面亨利快点埋掉他我妈妈还有给我们做烤香肠脑浆爆开的配上舒缓音乐太美了美金放在桌子上烟雾缭绕黑手党执照everybodyrespect!斯科塞斯绝对是一个控制狂一切的一切都是刚刚好吸引住你的心太舒服了!
如果说昆汀的Cult有西部的味道,马丁斯科塞斯的黑帮就充满浓浓的都市气息。虽然他后来和小李合拍了很多优秀的片子,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Goodfellas,那还是德尼罗和斯科塞斯合作的岁月。小李呢,他最好的片子并不是斯科塞斯的作品...不过老斯科塞斯风格还是比较清晰的,用来和伍迪艾伦配合着看非常合适。
斯科塞斯剔除了教父的高华史诗感,让黑帮尽量原汁原味出现在镜头前,但也导致前半小时沉闷无比,尔后的故事如同达喀尔的赛道,充斥着速度与激情,狂放与嚎叫,地道的黑帮片;只有注意那些场面构造,人物造型和暴力美学才会知道昆汀多爱这部先驱,与《猜火车》结局异曲同工,所谓“好家伙”更像是反讽。
以倒叙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的黑帮生涯。老马丁在视听语言的表达上已经登峰造极,特别是那些流畅的运动长镜头,技巧性和镜头内在的故事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呈现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听美感。老马丁从来不说教,几乎总是通过一个个极富观赏性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银幕形象。
如果说《罗曼蒂克消亡史》讲的是没落中尽力维持体面的隐忍与克制,那么《好家伙》便是危机来临时强作镇定的懦弱与胆怯。辉煌时极尽疯狂,没落后一塌糊涂,所谓朋友义气,都在审判与监狱面前化为灰烬。程耳尚有一丝留恋,老马则毫不留情地用冷峻的镜头展现出其贪婪自私的丑态。好家伙们,太不体面!
顶级的流水账拍法,马丁斯科塞斯给你讲述地道的黑帮故事。在这个圈子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虽然整部影片的核心角色是利奥塔饰演的亨利,且德尼罗的戏份极为有限,但通过马丁的镜头,他依然完成了极具魅力的表演,喜怒不形于色的高超演技力压邪魅的雷利奥塔和癫狂的乔佩西。
也许该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故事源于真实的经历,且导演呈现的也很生动。它刻画的是小弟的黑帮生活而《教父》讲的是老大,看着自然就没有《教父》大气。故事整体上也不够酣畅淋漓,艺术水准也比不上《教父》。个人感觉该电影就像电影中的吉米,虽然够优秀,但没有成为《教父》的血统。
斯科塞斯称影片风格源于《朱尔与吉姆》的前两、三分钟,即大量的旁白、快速剪辑、定格和多现场切换,这种反传统的鲁莽态度正映衬出片中一些黑帮分子的心态。斯科塞斯希望片中暴力能具有冷酷、无情、可怕甚至偶然的现实感,可为了符合R级片的标准,他不得不删掉了10处血腥画面。
可能很多年后回顾起这部电影能想到的就是牛逼的摄影了,老马的建构的黑帮世界过于无序,而且在此部中主角前两个小时存在感太低,而且让德尼罗乔佩西来伴随着实在有点奢侈,最后乔佩西那个应该是致敬火车大劫案,最后的二十分钟处理的还不错,盗亦无道,一切只不过为了钱罢了
谅在90年的片子上,我就不对Drama的成分嗤之以鼻了。但是能让DeNiro当配角的Loita,确实惨绿少年,英气逼人。所有的桥段,几乎已经被后世从业者们致敬了一万遍。部分情节、人设和对白都太过戏剧化、舞台化。属于典型的Legacy大于电影本身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