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凯莎·卡斯特-休伊斯 / 苍井优 / 凯文·席格斯 / 瑞切尔·蕾·库克 / 阿曼达·普拉莫 / 阿德莱德·克莱蒙丝 / 特拉沃·摩根 / 克斯汀·克鲁克
导演:岩井俊二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 日本
编剧:岩井俊二
类型:剧情 / 恐怖
上映时间:2011-01-22(美国) / 2012-09-15(日本)
别名:Vampire
用户标签:岩井俊二,苍井优,日本,日本电影,吸血鬼,2011,电影,蒼井優
片长:118min
imdb编号:tt1624996
温文尔雅甚至有些局促不安的西蒙(凯文·席格斯 Kevin Zegers 饰)是一名在某高中任教的生物学教师,他离群索居,和患有阿茨海默综合症的母亲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这名看似平凡无奇的年轻男子,却有着鲜为人知的秘密。他是一只“吸血鬼”,时常渴求献血的润泽。为了满足这个独 特的欲望,西蒙在网络留言板上征询志愿者——那些对生活绝望企图自杀的少女——献出鲜血,或以各种谎言获得轻生者的信任。在这一过程中,Jellyfish(凯莎·卡斯特-休伊斯 Keisha Castle-Hughes 饰)、米娜(苍井优 饰)、Ladybird(阿德莱德·克莱蒙丝 Adelaide Clemens 饰)等美丽少女交替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猎奇的畸零边缘人。
生与死的交界,充满淡淡忧伤……
我看岩井俊二永远都带粉丝滤镜。还是熟悉的影像与叙事风格,可是觉得这个故事仅仅只是搬到了西方而已。配乐放在这里也让人觉得有一点奇怪(也许是《花与爱丽丝》留下的影响还在)。想到了王家卫的《蓝莓之夜》,果然东方的表达方式直接挪到西方还是会让人不习惯。但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岩井啊。:)
岩井俊二非常日式的情怀套在异乡的传说上,得到这个有点模凌两可的产物。最有趣的是两种文化不良嫁接后产生的意外效果。至于剧情,你可以治愈地说是异常的人找寻归宿的故事,也可以残忍地说是斯德哥尔摩患者与变态挑唆者的无聊邂逅。还好仍有配乐,让人能数十年不变去享受岩井风的寂寥。
略失望。如果是嘗試,那這個嘗試也太過岩井俊二,以至於沒有任何突破而落了俗套。任何人的芭蕾也抵不過曾經的Hana&Alice,哪怕有優醬也無法複製莉莉周里的靈氣。強行寫實抑或意識流的部份甚至有點像Alejandro的《BUITIFUL》,但又矯揉造作……唉。
应该是我看过岩井俊二片子里最不适应的一部吧总觉得是文化隔阂在里面可能因为讲的是吸血鬼所以需要把故事安放在西方环境但丛书到电影岩井俊二用的都是很日式的表达方法在看书时会不自觉忽视欧洲背景违和感还轻一些而电影则是欧洲人和英语对白违和感整折磨了我两个小时
吸血鬼文化的植入可忽略不计大光圈逆光手持慢镜弦乐等撑起全片的元素明示观众美国符号的介入反倒是作品的冗余年轻男女对死亡世界的追求与“吸血鬼”嗜血却非冷血等切入视角不至于加重全片的疏离感但无论是美术、剪辑或是剧本的完成度上岩井俊二的对待都显得太随意了些
血是生命我把我的生命给你清新吸血鬼;暴戾吸血鬼的灯光窒息嗜血强奸变态美学格格不入;劝说她人自杀见过诸多挣扎游走生死边缘一切都在梦中只有我不会死的梦;献血于优酱救赎自杀少女慈悲吸血鬼悲剧收场;对生死的洞悉都凝聚在血与痛苦万分的无谓挣扎中了。
看来自杀森林这种题材,不管是美国人跑到日本的森林,还是日本人跑到美国的森林,注定是拍一部栽一部,估计只有河濑直美阿姨这种大神才能驾驭了。难得岩井俊二能把一个城市拍得如此破破烂烂死气沉沉,到底是对美利坚怀有多大的偏见。
套着个重口味的外壳,本质依然岩井俊二,欧美演员与岩井的小清新真是格格不入,故事乱糟糟的,在叙事上虽然有着一贯的风格但治愈起来就舍弃了剧情这一点真的很不好,岩井君也有不少恶趣味。小说版应该要比电影好一点吧。
槽点太多……不过,其实也,还没有,那—么糟啦。还是岩井同学一贯的风格:轻描淡写残忍;渗入每一个像素般的,一寸一寸的悲伤。最后忍不住加一句就是:苍井优的酱油感太出戏了。还有岩井大叔你到底有多喜欢芭蕾=_=
一个“死与生”的故事,扭曲的人性中诉说着生之眷恋,死之凄凄,一如电影中短暂出现的那曲沉寂忧伤的配乐——死公主的孔雀舞曲。P.S.除了岩井俊二或苍井优的粉丝,应该没有人会来看这部无聊的电影了吧!
豆瓣评分跌破极限,但是我却爱死这片子了,能把「吸血鬼」拍的这么唯美的导演恐怕只有岩井俊二了,拍的是一种无我之境、一只孤寂的游魂野鬼、一份岩井俊二的清新。BGM给了这部电影更多哀伤的基调!
为什么很多人看不出来是岩井俊二的作品呢?满片都打着他的标啊!那白气球啊!那破碎剪辑啊!那芭蕾啊!那提琴啊!哪怕找了一班金发碧眼也能分辨,只是没以前好大家就失望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