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王宏伟 / 赵涛 / 梁景东 / 杨天乙 / 韩三明
导演:贾樟柯
语言:汉语普通话 / 晋语
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 日本 / 法国
编剧:贾樟柯
类型:剧情 / 历史
上映时间:2000-09-04(威尼斯电影节)
别名:Platform
用户标签:贾樟柯,大陆,文艺,中国电影,青春,中国,站台,电影
片长:154分钟 / 193分钟(威尼斯电影节)
imdb编号:tt0258885
崔明亮(王宏伟)、尹瑞娟(赵涛)、张军(梁景东)、钟萍(杨天乙)是山西汾阳县文工团的演员,改革开放初期,他们过的虽是普普通通的日子,却拥有相对丰盈的精神世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令他们见识到了各种新鲜事物,也使他们对自身有了更多的认识,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当时间来到 1980年末时,他们发现虽然各自早已面目全非,却仍然一无所有。
相比如广州那样的沿海城市,如汾阳这样的中国内陆小县城改革开放的步伐总是迟缓凝重的,可是崔明亮他们并没认识到这点。而他们为挣钱不断将自己的底线降低,则造成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彻底断层。
这两天看这个电影很应景,刚好改革开放40周年,而这部电影描述的正是刚刚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到1990年左右这段时间,一群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影片用很多那个年代的标志性符号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喇叭裤、烫头、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刘少奇平反、35年大阅兵、迪斯科、霹雳舞、健美裤、录像厅、学潮通缉犯、渴望、好日子、桑塔纳……记忆也随着这些东西回到了那个年代,特别有共鸣。随着时代变革,曾经大锅饭的歌舞团改制成个人承包歌舞队,为了挣钱突破各种底线。每个人也从文艺青年变成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的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平民影像,也是一群人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死气沉沉的中年沉沦的过程
太熟悉了,真的太熟悉了,我家有一件跟崔明亮家一模一样的老虎柜。电影中出现了所有的时代流行元素,展现八九十时代最真实的面貌,那个年代的女孩美得摄人心魂,身着一袭鲜红礼服的女孩在废弃工厂里起舞的画面实在太动人了。青春的躁动是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但岁月轻易拿走了他们的青春。贾樟柯详尽而又精准地记录了一个时代,具体到那个时代的一个瞬间和那一瞬间的感受。冬日走出院子,天空灰蓝,太阳的轮廓隐没在一片光辉里,整个世界关于人类活动的声音全部消失,只有风吹动落叶的声音,四周光秃秃的山,空气中透着一股横扫一切的冷冽,阳光下的影子分外显眼,在冷风中感受不到一丝温暖。
典型年代片,是贾科长的青春记忆,刘少奇同志平反、一个盆友普希金、精通法语的通缉犯,我放佛看到我妈穿着军大衣扎着两个扫把辫子的当年。余力为厉害啊,每一帧取景定格定点平易拉远,都可细品,确实非常精致了。文艺真的是铠甲吗?那一点清高和桀骜,是否能跑过消磨殆尽的精力和岁月,我害怕我们走到最后也如那一对跳错舞的双胞胎一般尴尬和无奈。ps:不知道那时候贾科长是否已经喜欢赵涛,办公室舞蹈那一点太美太可爱。
不只是平民生活时代掠影贾樟柯拍汾阳的一垒垒城墙拍外头城市的山野站台是等火车的地方火车是年轻人对外头世界的向往这是一群追着时代奔跑追寻却最终受制其中的时代典型年青人印象很深的镜头有几个一是一群人向远去的车挥手背面是山中间是路二是赵涛在办公室这个空间里面起舞舞蹈是曼妙虚幻是肉体轻盈飞翔而场景是办公室我觉得很妙三是蓝色调荒野里的一团火四是陷入泥里开不动的卡车背景在放“长长的站台...”
真的真的很好。人物很多但都塑造得很鲜活,整个片子节奏和情感表达也恰到好处,很容易入戏。能感受到时代巨变下县城年轻人的许多期许。开头的火车表演,中段终于看到了火车,和最后水烧开的声音,崔明亮和伙伴们也从青春走向平淡的生活。印象深刻的是崔爸骂小儿子看茶花女,和三民转交给妹妹的钱以及他的背影。歌舞团的东北姐妹让我想到何伟的行路中国。
赵涛的表演很有张力,收放自如。而小武的气质和这部的崔明亮契合得很好。电影展现了内陆小城市在80年代改革开放大浪潮下的那群文工团艺术从业者的困惑迷茫追求生活的一种状态。展现了更广大落后农村的一种中国风貌。没有北上广的繁华开通,这些内陆乡村的人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困惑恐惧迷失的状态。
贾科长曾经说过铁路火车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未来、远方和希望,其实时间何尝不是如此,它犹如一列火车,开过去,带走了你的激情、梦想和青春,最后,你做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出去再回来,过上了娶妻生子的平常日子,在中午火车的鸣笛中午睡一会,妻小在旁边吵闹,你想要的就只是一个午觉。
以前,一直到现在我都对火车有着特殊的情感。我看着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广播播送火车进站的声音。心中充满着对于远方的幻想,对于另外一个地方生活的幻想。看完这部片子我想,也许我憧憬的并不是走出这个县城,我只是在憧憬未来,憧憬希望,憧憬一个走入自己生活的人。
不喜欢这部,因为赵涛戏份太少,而且很讨厌钟萍和崔明亮。这拍的不像个电影,像是头戴个微型摄影头偷拍出来的故事。日升日落,斗转星移,他们平淡不值一提的生活,根本算不上事儿的过往,和着那些老掉牙的流行曲,还有雷人的狂野舞步,凑成这首幽默又黑色的麻木哀歌。
花花世界真好,可时代的列车却把我们落下了。我们奋力奔跑,奋力呼喊,可那列车还是呼啸而过,我们带着梦想的余温滞留在这片雪地里,这人来人往的站台。后来,我们的梦想消失殆尽,在这破落的小县城里消磨着世俗时光,梦中依稀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刺入耳膜只是太晚了
从前还挺有理想的县城青年,他们的生活在谈谈的文艺气息中悠然展开,但还是具备了那个年代独特的时代特色,在我眼中,他们就是最普通和完整的人,即便后来一切都开始改变了。我处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却总不合时宜地想象着那时候的好,我感到拧巴。
蔡明亮从屋里出来,拿把短把扫帚几下从雪地里扫出一条路来,我一瞬间好像理解了我爸,八九十年代还年少轻狂的他。中国电影还好有贾樟柯,让经历了变革中国却没来得及思考的我重新认识了童年的环境,让我们正在老去的第一批九零后还有站台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