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列克谢·日耳曼遗作,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原著改编。2.没有文艺复兴的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没有科学文明的引导,人类又将走向何方?导演赋予主角以全知的上帝视角,观望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血与屎尿混淆,遍地皆是泥泞,这残暴苦难的人间地狱(并通过后世外星球所发生的蛮荒故事,映射了苏联恐怖政治氛围下惨遭迫害的知识分子)。3.弱化故事背景、人物塑造及叙事逻辑,仅凭自身强劲的镜头语言给予观者身临其境般的观影体验。日耳曼的雄心与壮志不逊佐杜洛夫。4.人物直面镜头的喃语之词,近似癫痫的魔怔演绎都令人想及祖拉斯基。该作应与《银色星球》对比观看更为精彩。5.屠杀如骤雨倾泻,在悠扬的萨克斯乐曲中,一切又回归于纯真的初始。6.“如此时日,我方明白,何为痛苦,何为羞愧,何为绝望”——皮埃尔·亚伯拉德。(9.0/10)
上帝后悔造人在地上。没有基督教教化的文明。俄人很适合演疯癫,在俄可以常见到这样的眼睛。肠子淌出来,裸露的尸体躺在污泥里。本身就是失败的先知。绝望震颤了关于人类的所有信念。18+果然确实。俄观众素养比较高,没有人提前离场,结束后多数仍留在座位上看卡司表。而我睡过去了,手机掉在地上,很响。
6/10。摄影机喝醉酒一样迂回穿过鸡窝篱笆堆砌的城堡房间,无边际的雪野,演员血浸脸部、穿戴稀奇的麻衣长袍、盔甲指尖饰物上的纹理样式、假体伤口、到处闲逛呕吐撒尿,如同参加嬉皮士的狂欢派对。这很像残酷戏剧,人不再是目的性的动物,逼迫观众正视混乱无序行为背后的根源,思考人类命运的荒唐情境。
非常有想法一言难尽摄影可以说是非常好了这部电影很多角度都值得聊非常放大人类的动物性Alex说连电影里的动物都比人类要来的干净有一种现代启示录里面马龙白兰度到了河那边部落的一种感觉。和一伙喜欢电影的一起看的感觉太棒了2018.8.21@Nikola的家,Moabit,Berlin
其实什么也不是,。一星给调度。。。导演想呈现人类没有艺术时候的慌乱状态。但是我真的非常厌倦在新片里看到上个世纪的影像。当代电影是有多难看才会让人顶礼膜拜这种作品。。。你内容再怎么塞满。设计在怎么狰狞。但运镜布景始终完完全全上世纪的东西,粗糙丰满但是毫无意义。丝毫看不出解构重组。
对历史的追溯,中世纪异域般的灰色城堡,泥泞,阴冷潮湿的天气,思考被禁止,文明之士遭受迫害,行事荒诞,像活在原始社会的野人一般对于味道的情有独钟,就在这里好似上帝,行走于肮脏不堪的尘世,愚昧而丑陋的人性,心里被空虚填满,我做不到,上帝难为,灾难一切走向终结,白色世界的寂静与歌声~
理性乃是有目的的,事物在任何情況下是什麼樣子或者事物如何獨立于我們的經驗,我們能以一種符合我們成見的方式來陳述這個現象,如同一個透明的神秘,不管是哲理也好哲理色彩也好,想像另一種可能,看完後,我作為一個卑微的地球生命靠的不是知識也不是意志祇不過是消逝著的現在的生活。
拓宽恶心的深度,捅开艺术的底线。关文艺复兴鸟事?不如这样问:“如果没有发明厕所以及排污系统,人类社会是否会发展成与屎同乐?”2颗星是感谢导演把它拍成了黑白片。我建议那些想减肥的人多看看这部电影,这样每次你吃饭的时候一想起这部电影就没有食欲,不久就会瘦下来了。真的。
俄罗斯导演阿列克谢的最后一部电影,像《都灵之马》一样令人匪夷所思的黑白片。《都》隐喻的是上帝造人说,本片科幻的是未发生文艺复兴的后世外星球。将近3小时都在各种脏乱差中进行,没一个像正常人类举止,不停的絮叨。9个奖项5项提名,10家媒体给88分。7.5分
觉得自己是从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了,这样伪纪录片风格的科幻片真是难得又有趣,直接从上帝视角的思考社会,有些去叙事化的监视器般的机械记录让我无意中联想到了“电影眼”,人物不经意的打量银幕外的举动显得特别好玩,比小日耳曼那部电子云层下好看。
又一部挑战观影者极限的电影,日尔曼导演,我记住你了。近两年的俄罗斯电影真是不容小觑,众多大师导演纷纷出片。只是一部比一部难懂。看完德军占领卢浮宫,我已经觉得曲高和寡,再看此神作,顿时感觉手足无措,哑口无言。上帝难为,观众也甚难为也。
整部片子的基调非常泥泞感,声音,动作,环境,服装,外貌无一不是。把它看完是需要点时间的,期间也不得不换得几口气才得以。我相信人类的原始应该也是差不多此种,甚至不如。但是最可怕莫过于即将开始的那个过程,没有天地,没有教诲,没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