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田村亮 / 清水纮治 / 樱井浩子
导演:实相寺昭雄
语言:日语
地区: 日本
编剧:石堂淑朗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1971-09-01
别名:Mandara
用户标签:日本,実相寺昭雄,情色,日本电影,实相寺昭雄,1971,实验,曼陀羅
片长:135分钟
imdb编号:tt0229553
在郭贺海边的汽车旅馆,两对恋人——信一(清水宏治 饰)和由纪子(森秋子 饰)、阿裕(田村亮 饰)和康子(樱井浩子 饰)玩起了疯狂的换妻游戏,而这一切,都被旅馆经理真木(岸田森 饰)通过房间内的摄像头尽收眼底。送走朋友后,信一和由纪子漫步海滩,遭到了真木部下的偷袭,昏迷中的二人却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
不久后康子怀孕,她希望能与阿裕结婚,但沉迷于左翼学生运动的男友却对婚姻提不起半点兴趣。而心中存有疑问的信一和由纪子再次造访汽车旅馆,真木则将两人带入一个隐匿于森林中的奇异的乌托邦社会……
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年轻人,似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身热血,要么投身虚无。投身热血的模板:左翼,学运,向警察投燃烧瓶;投身虚无的模板,宗教、大麻、嬉皮生活。电影里两个年轻人刚好一热血一虚无,但在性爱和对人类的憎恶面前倒是相通的。又遇到一个类似麻原彰晃的邪教头子,被卷入所谓的乌托邦生活,简直就是奥姆真理教的预言。适合听着酸母寺之流的东西一起消化这部电影。
70年代初很开眼界的先锋作品,摄影方面大量轨道运动,超广角,倾斜构图,大面积逆光阴影,不补光的剪影式轮廓,表现主义很大胆。拍摄时间上又正处于极右的三岛由纪夫自杀与极左的浅间山庄事件之间的历史交汇点上,很及时的反映了日本人的传统文化意识对理想主义破灭的时代巨变中各种政治事件的形式理解
后现代抽象风格的《曼陀罗》给观者的感受一定不是愉悦积极的美感,而是令人产生荒芜与不安的虚空和扭曲。无论有心或无意,它所描述的粗陋共产主义理念怕是不符合日本当下以及历史的现实,所谓的“时间”不但不会停止反而趋向深层化复杂化。苦行僧们自身并没站在未来的节点之上,而是处于这种异化当中。
4.5。佛魔怔与乌仪式!①开场:以浪潮声效叠合床榻欢虐。②旅馆三角布景似表现主义。③海滩:奇诡广角运镜以示人性扭曲癫狂。④意义无用论:自信心消散,一如灵魂离开肉体,时间一片空白。⑤没有了人类,不过是一个物种的消失。⑥时间停止:被砸碎的挂钟。⑦仪式:抱石静坐、苦行、生殖崇拜及船游。
导演从各种不同、奇怪的角度拍,我觉得在扭曲现实,迷乱,两种色调,两条线的转换,现在追赶过去。看见一代人的电影这样拍,那代人是有多迷茫、痛苦、挣扎、看不到方向。灰暗的世界不能出现一点彩色,尤其是宗教或是神秘力量的色彩,容易让人发疯。把自己想象的景象,按自己的方式顺序呈现。
怪异的广角镜头,打破常规的构图,这些技法来自于导演曾经的特摄片经验,一方面给观影添加了不少趣味,但却给电影的严肃性带来了巨大损伤。日本电影展现性场面时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总是遮遮掩掩,表演过多,将影像降低为A片,如此发出的所谓关于历史、时间、学生运动的讨论都变得愚蠢
由浅入深,一个交换游戏引出一个社会实验爱好者,现实穿上荒谬外衣,看完电影的感受正如最后男人买了把真剑,准备找导演算账!全片静态构图不错,电影语言却显得诡异粗糙。海报做得比电影更有味道……除了女奥特曼,恐龙特急克塞号的队长竟然也在,超越想象啊……
重看。镜头几乎全部为广角和大特写,扭曲而逼仄的狰狞。配合声音色彩,营造出黑白的失常世界与彩色的真实世界。节日庆典、跋涉出海等多段戏码颇为出彩,迅速且重复轨迹移动的机位,掺杂着伯格曼式的虚妄,又带着万叶集的苦痛。
故事开始于两对恋人的换妻游戏,之后“被”找到一个隐世的乌托邦社会,空虚的自我走进空虚的乌托邦,没有了时间,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将没有意义。意味深长的台词,莫名其妙的行为,欲望意识流的画面,充斥浓郁的先锋味道。
或许这个世界是另一个星球的地狱——奥尔德斯·赫胥黎;以L代替爱,以D代替死亡,则L=f(D)——扎米亚金《我们》;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1971年的这部《曼陀罗》先锋狂野,张力十足。偷窥、暴力、换妻、毁灭、寻找这些故事,在布置得仿佛有洁癖味道、很有后现代立体感、空间感的白色房间里,结合海滩、山岭、田野等外景,很时尚漂亮。
彩色和黑白画面交叉使用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旖旎~构图很奇异,广角无所不在,大片的高光,无景只有人~但是我是真心的没看懂这电影到低讲的是什么。。。莫非是纯纯纯纯艺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