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米蕾叶·达尔克 / 让·雅南 / 琼-皮尔里·卡尔弗恩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语言:法语
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编剧:让-吕克·戈达尔
类型:剧情 / 喜剧
上映时间:1967-12-29
别名:
用户标签:法国,戈达尔,新浪潮,让-吕克·戈达尔,法国电影,JeanLucGodard,Jean-Luc_Godard,1967
片长:105 分钟
imdb编号:tt0062480
1968年,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已经获得了太多的成功。 这一年,电影界前辈、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亨利·郎格洛瓦提出了整个电影史应该以"戈达尔前"与"戈达尔后"两个概念来划分的论点。在他看来,38岁的哥达尔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时代。 著名作家路易·阿拉贡早在1965年就已经说过:"今天的艺术就是戈达尔。"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宣称:"在戈达尔的影片里,学问太多了。"
其实,除了处女作《筋疲力尽》获得1960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狂人比挨洛》获得196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青年评论奖、《中国姑娘》获得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外,戈达尔导演的其他几十部影片,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好的声誉,大多数观众看戈达尔的电影,不是不知所措,就是焦躁不安。 或许,戈达尔生来就是电影的敌人。
在1967年拍摄的《周末》里,他让动作停止--两个倒垃圾的人直接对着一部摄象机谈话,长达7分钟之久。在这部影片的开头部分,一个仅仅穿着乳罩和短裤的女人,坐在半明半暗的一张桌子上,直接对着一部推近拉远的摄象机说话,详细的叙述她参加的一次狂欢。这个段落也持续了好几分钟。思想激进的戈达尔,用这种方式与好莱坞抗衡。因为在他看来,好莱坞电影流畅的剪辑和快速的节奏,是为了迎合观众,进而麻痹观众,使他们沉湎在白日梦中,甘心情愿的忍受资产阶级的剥削。他甚至认为,电影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要反抗资产阶级,就需要把电影的传统全部粉碎。这样不象电影的电影,才使值得拍摄的好电影。
用图像做句子写成的小论文。语言不及处产生身体暴力,“我看不到甜美的人性和平静的适度”,那就看大家怎么因为自说自话而打打杀杀好了。“真是部烂电影,我们遇到的都是疯子”,所以他们念长篇大论时候我们也不必细听,真要学就学会点戈达尔本人的反叛精神和无所谓态度。我不在乎它的观点,我看到车祸现场是现代文明崩溃的证据,我看到物质力量在树林子里也生效,我看到游移的碎片化的人物离散的去中心化的价值取向,是一潭死水又是一团乱麻,我喜欢这个形式和内容结合后所呈现出来的这个东西,虽然我不喜欢后面又是杀猪又是杀人的。
黑底的蓝红字贯穿了整部电影。一部在宇宙中漂浮的影片,一部从垃圾堆里找到的影片——逆光拍摄,长镜头和一镜到底,公路交通瘫痪和男女主盯着镜头吸烟出神的那两段很折磨人。性,非人,本能,死亡,杀戮,暴力,愤怒,暴躁,责怪,折磨,怨恨……片子有一样的车载摆拍镜头,也有不一样的社会政治种族历史乃至哲学延伸讨论。我感觉我在看一群浮夸的荒诞派,一群三观有问题的疯子发疯。感觉就像戈达尔把你揍痛弯了腰,按着你的头给你讲道理。讲的东西太多太杂太乱,即便不深入的也变得深入了。我有些欣赏不来。
改编自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片头女人关于性的自述惊世骇俗,8min堵车长镜头对应小说的主体部分。影片是戈达尔对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批判,从影像与历史背景讲均为先锋,于法国土地上拍出拉美的魔幻感(不得不提科塔萨尔在1950s曾在巴黎居住,法国的20世纪与第三世界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匮乏,在看黑人说教部分时总想要跳过。按年代讲影片反映的是所谓的西方第五左翼。影片无所顾及、自由随性的风格从《精疲力尽》延续下来。
电影字幕卡只有蓝红双色,白色是缺席的,它既象征统治权威也代表“平等”,结合1967法国左翼“毛主义”的变相引述,电影意识形态无疑是阶级论的映射。但是蓝红色的指导意义在于自由和博爱的泛滥,“从法国革命到戴高乐主义,自由即暴力”。戈达尔电影主题与形式、革命与性爱时常并行,然而有一点与大岛渚近似的是他分析个体的灵肉革命性,而非社会群体。
情欲,物质,灵魂,上帝,音乐,艺术,暴力,生命,死亡,革命,阶级,毁灭,堕落,家庭,机器,异化,野蛮化。。。真是一部糟糕的电影,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各种长镜头,艺术尝试,禁忌。印象最深的一幕,在裸女劈开的双腿中间打两个鸡蛋,再放条活鱼。以及影片结尾女主角吃了丈夫人肉,还想来点。
从头看到尾不是因为影片的魅力而是因为我有足够的耐心和戈达尔的名气。不喜欢这种自恋的表达:真实没有用镜头记录而是用镜头逃避;高潮没有用镜头记录而是用镜头逃避;台词没有和说台词的人剪辑在一起;故事杂乱毫无头绪;没有记录娱乐和传播意义。巴赞说过“电影也是讲求效用(记录)的艺术”。
电影顽童戈达尔的荒诞疯狂闹剧。肆无忌惮的表现手法,浓艳饱和的色彩,晦涩难懂的对白和字幕,抽象隐喻的视觉符号(撞毁燃烧的汽车),现代拼贴艺术风格,奇特诡异的影像世界。科琳和罗兰出车祸段落的胶片故障跳切;科琳讲述变态情爱经历、两人驾车超越堵车队伍和农场钢琴演奏三段的长镜头设计。
时代积愤的荒诞宣泄,行动越是离奇诡异越显得世界的颠覆紊乱,关系越是混乱不堪越显得国度的失常危险,焦虑并不能被简单极端的暴力行为所阻断,个体也无法在绝对自由中获得纯粹的精神自在,不透明的环境中个体也无法看清自我所处的位置,一切都像是一场无政府主义者的精神缓刑。
1967年的片子,画质和音质还是经不起大屏幕的考验,配乐时不时盖过了说话声,总体观感不太好。但往下看,这真真是部有毒的电影。包含了很多关于文明、宗教、阶级和种族等的讨论,当然最深刻的还是人性。其实并没有完全看懂,但也觉得表现方式太过自由,魔性十足,讽刺满分。
片子结束,现场鸦雀无声,戈达尔和观众决裂的果敢真是自作自受到可爱。论玩弄形式戈达尔已然登峰造极,挑衅的对白与独白、冗长的政治文艺评论,随心所欲的推轨长镜头,还有不舍绕过的尼古拉斯雷与特吕弗,真是有多无聊,就有多有趣,公路的部分尤其如此。【6.5/10】
找到了这就是昨天公园骑车莫名其妙被人请看的那场露天电影,新浪潮的里程碑什么的反正我没看懂部分因为字幕,但还是很有趣的体验,超喜欢露天电影!这么闷的片现场几百人居然只有三四个人中途退场,片段无序对堵车和兔子有印象。就算是中文字幕我大概也只能看懂一半吧
完完全全的作者电影,电影已经成为了戈达尔表意的工具,无疑这种表达是非常个人化和先锋派的,如果你按照传统电影的方式去理解戈达尔那你肯定一无所获。从这部电影分界,68年以后的戈达尔等阅读量大于200阅片量大于2000了之后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