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
豆瓣评分:8.8  片长:149 分钟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年代:1986  地区:瑞典 / 法国 / 英国
类型剧情语言瑞典语 / 法语 / 英语编剧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上映时间1986-05-09(瑞典) / 1986-09-06(多伦多电影节)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 / 苏珊·弗利特伍德 / 艾伦·埃德渥 / 古德·吉斯拉德提尔 / 斯文·沃尔特 / 瓦莱莉·迈蕾丝 / 菲利帕·弗伦岑 / 汤米·谢尔奎斯特
关键字:瑞典,苏联,1986,剧情,文艺,法国,苏联电影,英国

牺牲百度云电影剧情简介: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两人在静默中种下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发射核导弹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绝望的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甚至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期待世界重生的亚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亚历山大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小儿子来到岸边继续为他们共同栽种的树苗浇水,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第3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第3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大奖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第39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牺牲电影网友评论:

没能完全看懂,但还是有一些想法。全片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如果《潜行者》是对信仰的虔诚,《乡愁》和本片则已经在探讨对艺术(前半部分关于戏剧和表演的诉说),对理想,对更美好的世界的献祭。祈求圣母的救赎。另外对于东方智慧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配乐以及太极的图案。调色不太像他的风格,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伯格曼的摄影师,不过镜头语言还是熟悉的味道。全片不停地在诉说,似乎他在弥留之际想要把自己所有的思想一股脑全倒出来,让那些后辈不要丧失对人性的希望,不断探索,正如片尾“这部影片是拍给我儿子的,充满了希望和信心”。种一棵树和它的希望

牺牲电影百度云下载剧照

没有死亡只有对死亡的恐惧苦难是具有一种形而上的道德和哲学意义世界历史是受苦受难的历史但是世界的意义在于走出苦难苦难本身不是目的衡量人的尊严的不是消极的苦难不是寻找命运的打击而是积及创造性地战胜苦难的根源但是通过这个目的的道路是苦难的道路走出苦难意味着必须牺牲而牺牲是为了最终的救赎如果你坚信你的怀疑论那么你也能得救东正教认为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终将来临的末日而活着面对自己的死亡而活着亦既所谓的以末世论的方式生活人因原罪而择落世界他必须背负十字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穿越死亡返回天堂只有坚信才能得救

牺牲电影百度云下载剧照

我甚至认为用小屏幕观看这部影片的行为都是对该作品的一种亵渎,即使今天,也很难说有几个摄影师真正在运动和调度上超过SvenNykvist,太美了。内容上,说实话,我基本不懂塔可夫斯基在讲什么,但是不过老人将自己的房子烧毁作为牺牲,换取家人和平与上帝的宽恕的意象,钩沉起一些我心底往事。另外这部片用英文字幕看很不舒服,本来台词的衔接就比较晦涩,英文读起来更是费事,很多时候顾不上看画面。希望能有机会在大荧幕上认认真真不需要暂停那么多次的看一遍。

牺牲电影百度云下载剧照

和《乡愁》保持了相似的思路。之前是,质问世界。这次是接近毁灭了。点蜡烛和睡巫女,两大拯救世界的方法。不太严肃的说,睡巫女太雷人了。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确实精彩。但是中间部分确实是太沉闷了。这种沉闷,还不是一般的沉闷,是逻辑沉闷,内容沉闷,甚至画面也沉闷。拘束再小屋子里讨论世界,而且拖得那么长确实是难倒很多观众。结合老塔一生的境遇,最后两部电影是他内心非常直接的呐喊。非常地痴,非常地癫,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牺牲电影百度云下载剧照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但整个故事看完以后我感觉每句话分开来我都能看懂,但是合起来却怎么也不能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感觉导演在台词设计上完全把自己圈起来了,这一系列哲学性的独白仿佛是本身作者就不太想让人理解……唯一让我坚持看下去没睡着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摄影是真的好看,颜色照片也是真的好看……还有长镜头的调度真的太强,让人忍不住一直看着,想要搞明白导演是怎么调度的。

牺牲电影百度云下载剧照

塔可夫斯基的这部遗作是形而上学的,仍旧是缓慢到极致的镜头,冰冷的自然调度,人类终极关怀,宗教隐喻与思辨。塔式电影结构简单,但内容回环复杂,镜头有多重含义,仪式感较重,可以说是电影中的纯艺术,像精致的画或一首古典乐。观感没有镜子好。火烧房子的实景现在谁能做到,牺牲这些来为艺术或为人类,老塔能做到。整部电影的内容配得上马太受难曲。

牺牲电影百度云下载剧照

需要关注其中以简化舞台剧形式所不可表达的:两次俯视长镜头下的荒芜-慌乱比对、梦、为数不多的特写;眼下能意会的:戏剧化极简-室内空间的外延、构图、声效、大全景下的压抑、宗教性(赤裸的圣母)……不能意会的:神迹指引下的解救方法-自戕、自毁?几处符号的解读:裸女逐鸡、太极(自戕的暗示?)、树(一种希望的希望?)

3.5。最后一部塔的长片。观感跟《乡愁》差不多,视听体验依然沉醉但对核心情感和主题抱很大的质疑。私以为后期老塔在美学造诣上登峰造极的同时思想性又相对倒退。感情>哲学,情绪>诗意。本片在我看来不是“豁达后的牺牲”,而是“又爱又惧的牺牲”。私人化的偏执希望,以至于整体表达都有些神经质了。

男人逐渐失语而一言不发的男童却成为智者的化身邮差猎奇讲述迷思女佣却是拥有上帝能力的人梦境与现实高度文学性的台词过于密集的隐喻男人与女人微缩的楼宇和熊熊烈火我只能看到这些了我并不热爱大师也不并不喜欢这种寓言故事反而是能讲的东西太少当然也可以说少即是多不过说的太远这天就没法聊了不是?

老塔遗作。在我看来是《乡愁》的“姊妹篇”,只不过《乡愁》讲的是对故乡和宗教的“乡愁”,而《牺牲》讲的是对童年和人类的“乡愁”。再延伸一下,从《潜行者》到《乡愁》再到《牺牲》,老塔先后经历了三个思想过程:从“要信仰”,到“要从信仰深化至敢于牺牲”,直到最后“要主动牺牲”,功德圆满。

结尾房子烧掉的长镜头好评,老塔作品补全,此片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正如老塔表现的那样,这个世界不会更好,因为看透了这一切,宗教也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心灵的慰藉,所以,我们依然选择烧掉一切来献祭。我的孩子啊!你一定不要放弃信心与希望,因为我的牺牲,是为了救赎,是为了地球美好的未来!。

记得是第一次去北影节,刷掉了最后一部没看的老塔,去了瑞典感觉气质也瑞典了。画外音那个真假声颠换的歌声很令人着迷,AshugiQaribi里也有这种倒嗓歌。16.4.12:7分“不指望看明白老塔的思想了……只能欣赏一下画面_(:з」∠)_不过有一种“哇,还能拍这种内容”的感觉”

ICP备案号: 粤ICP备13001016号-3   Corpyright©78un.cn 2024   联系方式: Email:496100551@qq.com   免责声明